臨汾新聞網訊 金黃的麥浪在田地間翻滾,隆隆的機聲在原野上回響。6月3日,在堯都區魏村鎮西郭村的廣闊麥田里,一輛輛小麥聯合收割機正在緊張有序地收割著成熟的小麥。
在西郭村小麥收獲現場,堯都區農業機械發展中心的技術人員身穿紅色馬甲,向農機手講解農機安全、機收減損、加油優惠等知識及政策,并為他們提供信息咨詢、機具調度、技術指導等服務,為堯都區“三夏”農機化作業提供有力保障。
“夏收開始之前,我對小麥聯合收割機進行了保養維修,對割刀、喂入系統、脫粒部等各部位的間隙進行了科學調整,讓機械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小麥收割當中。”現場作業的農機手劉建波介紹,“在收割過程中,按照技術專家的指導和要求,根據田塊、天氣、小麥高度、小麥成熟度等實際情況,調整機器行進速度、留茬高度、脫粒清選等作業參數,減少機收損失,提高作業效率。”
劉建波是西郭村村民,從事小麥收割作業已有5年時間。他不但熟悉西郭村地塊情況,駕駛技術熟練,而且每年都會接受農機部門組織開展的專業技術培訓,備受當地村民信任。自5月29日堯都區小麥“開鐮”以來,他已在當地開始連續作業,全身心投入到“三夏”小麥收獲作業當中。
“收得不但快,而且干凈,遺漏的小麥穗和麥粒也很少。”西郭村村民徐紅梅表示。3畝地的小麥收獲完成后,徐紅梅雇用的農用三輪車已等候在地頭。劉建波熟練地操作著小麥聯合收割機,金黃的麥粒從糧箱里傾瀉而下,倒入三輪車中,并由三輪車車主拉回院中晾曬。當天,在西郭村及周邊,這樣的作業場面隨處可見。
堯都區小麥種植面積38.2萬畝,小麥機收率達99%以上。目前,魏村鎮、賈得鄉等鄉鎮的旱地小麥正在緊張收獲當中。為做好“三夏”農業生產作業,堯都區制定了《堯都區2025年“三夏”工作安排方案》,成立了堯都區“三夏”農機化工作專班,對夏收、夏種、夏管等各項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部署,并按照“成熟一塊、收獲一塊,騰茬一塊、播種一塊”的工作要求,及時開展秋糧復播工作,確保種足種好。
“在‘三夏’農機化作業中,我們還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立‘一隊一崗一車’,積極開展黨員志愿服務,黨員干部每天早上分片下鄉,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農機手提供政策咨詢、機械維修等服務。”堯都區農業機械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王文鋒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與農業農村、氣象等部門溝通協調,落實各項舉措,確保糧食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