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日前,當申請執行人吉某看到賬戶里400余萬元執行款時,激動心情無以言表,禁不住流下感激的淚水。
原來吉某與絳縣某公司有生意來往,但是長期合作當中該公司累計欠下吉某供貨款400余萬元,長達幾年的討要都沒有結果,嚴重影響到吉某的生產經營。無奈之下吉某把該公司起訴到法院,翼城法院對吉某與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進行了審理,判處被告某公司支付原告吉某欠款400余萬元及利息。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臨汾市中級法院,審理認為,中院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事實一致,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被申請執行人某公司拒絕執行判決內容的給付義務,吉某向翼城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進入執行程序,翼城法院向某公司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和報告財產令,同時多次對雙方進行了調處,但雙方分歧較大無法達成協商。強制執行過程中,翼城法院對某公司的財產狀況進行了查詢,在無現金財產可供執行的情況下,將申請被執行人某公司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下達了限制高消費令,公司不得為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實際控制人乘坐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倉位;星級賓館、酒店等高消費場所費用;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費用等。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某公司還是置之不理。隨后,翼城法院又向工商和質監局發出協助調查函,向公安局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對某公司法人代表進行協查拘留。
在強大的執行攻勢威懾下,某公司來到法院主動與吉某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吉某考慮到公司的經營狀況,做了大量讓步,一次性放棄200余萬元損失。至此,一起復雜的執行案件畫上圓滿句號。這只是眾多執行案件中的一起個案,也許沒有人看到執行法官工作的艱辛,沒有人真正去了解、去理解執行法官的工作、生活,但是他們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和既得利益,把青春韶華默默揮灑到鬧市街頭、田間莊鋪,他們為了堅定的法治信仰無怨無悔。常人關心的只是案件的結果,但執行法官更關注的是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其實在每一起執行案件的背后,都有一段曲折感人的故事。(宋慧玲)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