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讓生態與效益雙贏

2014-06-26 08:55:00 來源:臨汾新聞網

沿著一條蜿蜒的盤山公路驅車前行,兩旁蔥郁的樹木隨處可見,透過車窗,記者看到周圍山坡上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魚鱗坑,一棵棵拉枝呈傘狀的棗樹苗……紅棗經濟林已成為永和農民的搖錢樹,它綠了荒山、美了環境、富了農民,促進了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64歲的李培福是永和縣打石腰鄉河澮里村的村民,他們家種植了30多畝棗樹,其中有3畝進入了“千畝示范園區”,紅棗的價格分成了三個類。“今年,我家進入示范點的棗子一定能買到25元到30元每斤,二類的也就是10元到15元,這第三類也就是一些個頭比較小的棗子,價格當然也最便宜,賣2塊錢一斤。如果按照以往的價格來算,一斤能賣到15元就算好的了,按照今年棗樹的管理和技術的運用,今年價格估計會翻倍。”在紅棗管護上,永和縣采取政府扶持、專家指導、現場培訓等辦法,幫助農民對紅棗樹進行科學管理,使全縣的紅棗瓜果面積擴大,產量逐年上升。

多年來,該縣將紅棗產業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來抓,從政策、資金、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使當地紅棗規模不斷擴大,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產量不斷上升。

為了改變農業產業發展有規模無效益、有數量沒質量的難題,今年,永和縣大力實施科技富民、扶貧攻堅,加大對經濟林紅棗科技管護。在去年年底,縣里與省農科院積極溝通、聯系,建立了院縣科技戰略合作關系,省農科院把該縣確定為省內唯一的院縣科技扶貧示范縣。在全縣建設科技研發、示范推廣、農民培訓三大基地。抓好精品園區建設,每個鄉鎮都要立足本鄉鎮實際,建設一個千畝以上的連片干果經濟林科技示范園區。同時,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建立網絡化管理服務機制,實現農科專家、永和“土專家”對農民服務“零距離”。

縣政府資金扶持300萬元,用以經濟林管護,引導成立了永和縣紅棗產業協會,組建專門的管理機構——永和縣經濟林管理中心。每個鄉鎮選定了千畝管護示范園,每個村委確定了不少于100畝的管護示范基地。引導棗農由規模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真正向管理、向科技要效益,將現有的規模優勢、資源優勢轉變成商品優勢、經濟優勢,真正使棗農增收致富;省農科院紅棗專家指導、培訓思路是“三個基地建設+一個培訓”。配合省農科院專家,加強科技投入,搞好“三個基地”建設。根據專家指導、培訓工作思路計劃,今年該縣將建設老棗樹更新復壯基地、中幼樹嫁接換優基地、新品種引進密植棗園建設基地。目前,前期工作都以基本完成,正在平整土地、搞預整地工程;通過縣政府與省農科院“結對子”,省農科院紅棗專家從今年年底開始,分四批次來永和縣蹲點,巡回各示范園、各村委管護基地進行實地指導、培訓。從棗園冬春季管護技術到棗樹春季修剪、休眠期用鐵絲鋼釘拉枝技術……目前,通過專家指導、培訓,管護專業隊與棗農的配合,各示范園、管護基地春季修剪已接近尾聲。

縣政府聘請國家紅棗管理知名專家教授,根據棗樹生物學特性、物候期,采用實地授課,現場指導與棗農互動的形式巡回南莊、打石腰、閣底的示范村進行培訓。在管理修剪時,中心技術人員就修剪原則、修剪方法與重點村、示范戶棗農在理論方面進行交流、溝通,又手把手在樹上進行示范指導。在棗樹管理當中,各鄉鎮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成立了管護領導組,并確定林業副鄉長常年主抓此項工作,三鄉均不同程度地為棗農配備了修剪工具,并積極組織棗農進行棗樹管護的科技培訓。

各重點村、示范戶經過一年的科技管護,取得了顯著效果。閣底管護重點村東征村棗農劉致富深有感觸地說:“東征坪里的棗樹,多少年了,光長樹,不結果,可今年經技術員手把手地跟蹲管理后,棗都把樹枝壓歪了,只要管理到位,棗樹的確是搖錢樹。”(記者 段小婷 李衛紅)

責任編輯: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阳县| 多伦县| 寻乌县| 建宁县| 木兰县| 竹溪县| 临夏市| 屯门区| 湟源县| 类乌齐县| 武功县| 印江| 连平县| 平湖市| 金塔县| 云霄县| 宽城| 宜黄县| 武乡县| 安阳市| 库尔勒市| 青州市| 永顺县| 志丹县| 崇信县| 吴江市| 濮阳市| 祁阳县| 永胜县| 工布江达县| 阜城县| 且末县| 景谷| 个旧市| 丹寨县| 犍为县| 罗江县| 衡南县| 清流县| 府谷县|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