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清水兩岸錦繡 汾河兩岸悄然巨變(18張)
在20世紀80年代,臨汾就因其極具黃土特色的城市綠化建設,贏得了“花果城”的美譽。2001年臨汾的撤地設市。并吹響了“城鎮擴張”戰略的號角,開始描繪臨汾嶄新的世紀藍圖。
與此同時,一座座悄然崛起的樓房,一條條寬敞順暢的馬路,一片片生機盎然的綠地,都讓人們看到了我們家園美好的明天。汾河是我市的象征,它的修建受到了百姓的關注,在2008年7月,我市開始了規劃設計汾河城區段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修復與保護的巨大工程,力爭要把汾河兩岸打造成,臨汾客廳,城市綠肺,一川清水,兩岸錦繡的壯觀美景。
汾河城區段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修復與保護工程,北起屯里大橋,南至堯廟,東至濱河東路,西至濱河西路,南北長約11.2公里,東西寬平均950米,占地面積10.6平方公里,共分為素質拓展區、地域文化區、科普活動區、體育休閑區、藝術休閑區和青少年活動區六大功能區域,每個區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
經過幾年的不斷改善,如今,我們汾河發生了有目共睹的變化,河水清晰透亮、兩岸綠意蕩漾、建筑大氣昂然,處處呈現出一幅幅生機盎然的美麗景象,河水清了,河岸綠了,建筑設施齊全了,很多百姓紛紛豎起大拇指說:“汾河真漂亮!”
記者 趙文家 蘇亞兵 田志華 張蘊強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