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唰、唰、唰……”12月22日,凌晨3點,沒有了白日里的喧囂和嘈雜,市區解放西路顯得格外靜謐,街道上只聽得到清脆而有節奏的掃地聲。
市環衛局解放西路清掃班班長張青花和同事,每天凌晨3點都會準時出現在這條道路上,開始一天的清掃。夜幕下的張青花穿著工作服,里三層外三層包裹著自己,全副武裝抵御嚴寒,手上的活兒干凈利落,一掃帚接著一掃帚把垃圾聚集在一起。
“我家住在河西,騎電動車過來要20分鐘,每天凌晨兩點起床,收拾收拾就進入工作狀態了。”張青花說自己的一天從凌晨兩點鐘開始。“晚上9點就睡了,別人還在看電視,我這一天卻才算結束了,必須休息好,不然第二天上班沒精神,工作會干不好。”
對于張青花和她的同事來說,冬天是個難熬的季節。“太容易感冒了,前幾天晚上有風,落葉飄了一地,清掃量比較大,容易出汗,一出汗一落汗,涼風一吹就會感冒發燒。”作為班長的張青花總會提醒大家多喝熱水,不要站在風口,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在這個工作崗位9年,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逢年過節,張青花都會準時出來打掃,成了一種習慣。旁人看來辛苦勞累的工作,張青花卻樂在其中。
“以前打零工,總是忙一陣兒閑一陣兒,作息不規律,生活沒著落。現在不一樣了,生活固定了、安穩了,我喜歡這種感覺,而且這個工作對身體好咧!”張青花笑著說:“我上崗第一年比較胖,個子不到一米六,體重有70公斤,看上去很臃腫,工作后瘦了11公斤,人看上去精干了不少。打掃也是一種‘晨練’,這么多年來,我很少生病。”
冬至當天,張青花忙完凌晨3點到早上6點的這一班清潔工作,還要繼續早上7點到下午1點的清掃工作,沒有辦法和家人一起過節吃餃子。對此,樂觀的張青花說:“也就是晚點吃餃子嘛,別人12點吃完,我下午3點吃,不差什么。”
一天中,張青花最開心的時刻是等太陽升起的時候。每當她站在市區水廠口,回頭看著自己清掃干凈的街道亮堂起來,內心就會感到無比自豪。
記者 安月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