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多虧了電網改造,現在用電方便多了,隨時按開關,隨時存取蘋果。”近日,談到電網改造給果庫帶來的變化時,吉縣吉昌鎮上東村村民曹新民喜不自禁,“原來啥都不愁,就愁客商不來咱果庫拉蘋果。”
在村民眼里,曹新民是公認的“大能人”,思路開闊、有見識、有蘋果營銷能力。2015年,曹新民結合吉縣蘋果產業發展實際,聯合本村及文成鄉青村、柏樹村,成立了吉縣科潤蘋果專業合作社,建了果庫,并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在蘋果種植、管護、存儲、銷售、運輸等多個環節進行整體運作,不斷提高合作社成員及周邊村民的種植收益。讓他沒想到的是,隨著用電負荷不斷加大,電壓不穩定、負荷不夠等問題讓曹新民苦惱不已。
“果庫高6.5米,共分三層,里邊可存放蘋果15余萬公斤,涉及本村及周邊20余戶的蘋果,其中不少是貧困戶,蘋果是許多果農的主要收入來源,蘋果裝車時最怕突然斷電。”曹新民介紹,“蘋果存儲和運輸要遵循市場規律,外地部分市場早上5點鐘進不去,就會增加成本,減少利潤,吃虧的還是果農。”
農網改造解決了曹新民的煩惱。2019年,上東村被確定為吉縣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村之一,國網吉縣供電公司依據《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標準》要求,結合上東村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村配電臺區和低壓配電網絡建設規劃,使電網建設與村莊整體布局和諧統一。通過該項工程的實施,實現了用戶用電信息的自動采集,采集率100%;臺區低壓剩余漏電保護裝置安裝率、投運率達到了100%;用戶低壓剩余漏電保護裝置安裝率100%,投運率達到100%;低壓配電裝置完好率100%,低壓配電裝置一類設備比率100%;全村低壓綜合線損率達到5%,居民客戶端電壓合格率達到99.987%,供電可靠率達到99.984%。
國網吉縣供電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工程的順利實施,徹底解決了因線路線徑細,架設年代久,一遇刮風、下雨等惡劣天氣,線路容易掉閘,用電高峰期家中電器設備無法正常使用的問題,該項工程惠及到了吉縣所有居民和農戶。
“現在方便多了,想啥時候來提前打個電話就行。”采訪期間,前來拉蘋果的外地果商孫師傅這樣介紹。
用電方便了,蘋果品質有了保證,果庫存取蘋果也不發愁了。曹新民見到果商孫師傅后,走到果庫外,按下門口的開關,卷閘門就自動啟動了。走進果庫內,曹新民手拿遙控器,嫻熟地操作果庫里的機械,明亮的燈光下,臉上洋溢著喜悅。
“不僅線路美觀了,使用方便了,而且再也不發愁果商不來拉蘋果了。”曹新民說,“電亮了,用電方便了,心里也亮堂了,老百姓的好日子有盼頭了。”
記者 張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