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秋天的浮山大地滿眼綠意,杜十菊利用接菜的間隙,到縣里多個蔬菜種植基地去查看蔬菜長勢,一個個紅彤彤的西紅柿、一簇簇鮮艷的紅辣椒映紅了她滿是皺紋的笑臉。
今年73歲的蔬菜供應商杜十菊,是襄汾縣古城鎮杜村人。多年來,這位有著5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守初心、擔使命,利用在全國多地收發蔬菜的便利條件,將外地優質蔬菜品種免費推薦給我市7個縣(市、區)的眾多菜農,并義務跟蹤服務,對我市蔬菜產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杜十菊原本以種菜為生,2003年跟著兒子跑大車收菜發菜期間,有了新的想法:“從2013年開始,我就想通過工作便利,給臨汾菜農推薦一些好的蔬菜品種,希望能幫助他們增收。”
近年來,浮山縣將蔬菜產業作為推動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全縣規劃了6.5萬畝蔬菜種植區,并創建了槐埝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
杜十菊推薦最多的就是辣椒、西紅柿這兩種大眾菜。為了讓群眾放心,杜十菊經常用引進的好品種做試驗,“去年,我在浮山縣槐埝鄉呂寨村包了8畝地,種了4個品種的辣椒,通過比較看哪個品種更適合當地種植。”廣袤的土地沒有辜負杜十菊的辛苦,“最終‘839’辣椒苗以一株能結近500個辣椒的優勢勝出。”
“一畝地能收2500公斤左右的鮮辣椒,烘干后可落500多公斤干椒,純收入六七千元,收入很不錯。”站在自家一眼望不到邊的辣椒地里,槐埝鄉槐埝村村委會主任蘆玉林喜上眉梢。
“杜姨推薦的這種西紅柿產量高,畝產一般在1萬公斤左右,每畝能增收三四千元。”與杜十菊合作了4年的呂寨村菜農黃建芳高興地說。“這個品種的西紅柿個兒大、賣相好、口感好,前幾天客戶在我地頭直接裝箱發往北京、太原。”天壇鎮聚糧村菜農翟衛東看著自家滿園的西紅柿喜滋滋地說。
在推薦優質蔬菜品種的同時,杜十菊也關注著蔬菜種植過程中新技術的應用。
去年,杜十菊在襄汾一戶菜農家收購蔬菜時發現,搭防曬網的西紅柿產量要比沒搭網的高30%。“高溫會影響西紅柿的產量,最慘時,幾乎95%即將收獲的成品果因為黑斑、裂縫等與高溫有關的病被扔掉了,損失挺大的。”因此,她向菜農推薦了西紅柿防曬網。浮山縣張莊鎮大衛村村民陳紅彬聽取了杜十菊的建議,使用西紅柿防曬網后,喜獲豐收。
幾年來,從種植、灌溉、修剪、施肥,到病害防治,杜十菊關注著蔬菜種植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十天左右就要到各個村去了解情況,幫菜農解決難題。
如今,浮山縣槐埝鄉等7個鄉鎮的多個村莊都種植了杜十菊推薦的辣椒、西紅柿品種,年年豐收。槐埝鄉呂寨村、響水河鎮敦曹村等好幾個村都創辦了辣椒、西紅柿醬加工廠,進一步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以往,菜農們買菜苗時很盲目,遇到難題沒人管,而杜十菊義務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系列服務,且與菜農們簽訂合同,保證按合同價回收成品,解決了菜農們發展蔬菜產業的后顧之憂,帶動了農民增收。”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副研究員、臨汾市蔬菜專家組首席專家陳永杰對杜十菊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