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雷激蕩立潮頭 砥礪五載著華章
——臨汾經濟開發區“十三五”發展綜述
臨汾經濟開發區黨員領導干部參觀中國共產黨臨汾市歷史展覽,重溫入黨誓詞。
臨汾經濟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打造“六最”營商環境
2017年7月28日,臨汾經濟開發區華翔集團精密制造產品專列發往德國,標志著全區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
山西哎呦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終端無人值守設備生產基地
臨汾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元福明在山西三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調研
山西陸合飛虹科技產業園
華翔集團現代化廠房
五年來,圍繞“快發展”,堅持專注發展戰略定力,綜合實力跨上新的臺階;
五年來,圍繞“強黨建”,堅持黨的領導從嚴治黨,壓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
五年來,圍繞“優環境”,堅持精心打造優質服務,營商環境接續優化提升;
五年來,圍繞“夯基礎”,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領,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五年來,圍繞“抓項目”,堅持深化機制體制改革,發展活力潛力充分釋放;
過去五年是臨汾經濟開發區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的五年。面對瞬息萬變的宏觀經濟形勢和錯綜復雜的經濟下行壓力,臨汾經濟開發區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工作要求和部署,萬眾一心,砥礪前行,各項事業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在非常時期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在全區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五年來,臨汾經濟開發區圍繞“快發展”,堅持專注發展戰略定力,綜合實力跨上新的臺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戰略,“三化三制”改革順利完成,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成效明顯,工作效能大幅提升。2017年6月完成開發區擴區,2018年9月,升級國家級開發區上報國務院待批,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在全省開發區綜合水平考核中名列優秀等次,榮獲“中國產業園區成長力百強”、第33屆(2019·達辰)山西十大經濟新聞“六最”營商環境創優案例等榮譽。
“十三五”期間,臨汾經濟開發區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全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26億元,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24.84億元,地方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0.49億元,入區企業突破3100家。簽約項目52個,金額突破600億元。全區形成了以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聚集區,產業類型為精密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高新技術、生產性服務等。優質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納入“四上”企業的數量已達81家,涵蓋了機械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高新技術和生產性服務等領域。生活性服務業更加完備,現代服務業逐步發展,金融資本、電子商務、高端商貿、科技孵化不斷匯聚,產業效應開始顯現。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黨的領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高質量黨建是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和保障。
五年來,臨汾經濟開發區圍繞“強黨建”,堅持黨的領導從嚴治黨,壓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持續深化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通過中心組周例會學習、黨委書記講黨課、機關干部大講堂、基層支部大討論、專家學者大講解等形式,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從嚴從實抓好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全面啟動“三化三制”改革,建立人員聘用及績效考核工資機制,圍繞干部管理工作,堅持把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相結合,起草《臨汾經濟開發區領導干部日常實績管理制度(試行)》。完成全區崗位聘任期及試用期滿考核,對全區內設機構及所屬事業單位正職崗位15名聘(試用)期滿干部和16名部門副職進行考核。實施基層黨組織“星級化”管理,推進領導干部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圍繞“踐行領袖囑托、率先蹚出新路”主題開展“10+1”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黨群活動服務中心指導、服務功能,積極探索“1+2+X”工作模式。
五年來,持續推進正風肅紀反腐。重點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開展政治監督,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建立工作進展臺賬,推進工作落實,持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完善了科級以上干部“政治畫像”和廉政檔案;加強全面從嚴治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干部大會,安排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督促全區各部門嚴格落實“兩個責任”;研究制定《關于統籌推進“不想腐”的實施方案》,進一步轉變作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環境;細化和完善《臨汾經濟開發區紀工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清單》和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責任清單》。利用臨汾開發區廉政微信公眾號平臺,定期開展廉政宣傳和警示教育,發布廉政信息、案件通報、節前提醒等反腐倡廉各類信息,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公平透明、穩定可期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沃土,也是吸引企業集聚的平臺,更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五年來,臨汾經濟開發區圍繞“優環境”,堅持精心打造優質服務,營商環境接續優化提升。以“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事事都為招商引資”為切入點,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問卷調查活動,制定了《加強政治監督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和《優化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制度》。在全省率先出臺了稅務容缺容錯“如意雙十條”,創造了“利用加減乘除創優營商環境”等經驗,被省市多家新聞媒體報道。推行“需求式”服務,實行幫辦代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跟蹤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延時服務、服務承諾、一次性告知、24小時綠色通道服務,以及咨詢導引、自助輔導、郵政寄遞、免費刻章、容錯糾錯、入園企業“三零”清單等一系列特色服務。把建區紀念日10月18日設立為“企業家日”,以銘記為企業服務、為企業解憂的初心和使命。有效扶持區內華翔集團發展,2020年9月成功引領華翔集團主板上市,實現了全市本土企業在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同時助推華翔集團創建國家級高端鑄造專業化眾創空間、省級“雙創”基地,激發了全區經濟活力和內生動力。
堅持規劃引領,聚焦主導產業和“六新”產業,按照“一核三區多園”工作思路,繪制招商地圖、完善項目儲備、保障項目推介,加大對商務領域企業的達限上規培育力度,夯實招商和商務基礎,先后出臺《促進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促進規模以上服務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等文件,修訂完善臨汾開發區招商引資辦法,出臺“黃金十條”,從政策上幫扶支持企業發展。采取精準招商、全員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股權招商、基金招商等多種形式,提升招商效率,擴大招商范圍,延伸招商鏈條。同時圍繞華翔集團主板上市影響力,做好產業鏈招商,促進全區裝備制造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基礎設施更加完備
基礎設施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必備條件,可以為發展積蓄能量、增添后勁,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的助推,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是吸引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招商引資的硬性條件。
五年來,臨汾經濟開發區圍繞“夯基礎”,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領,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兩廊、三軸、三區“233”空間發展格局,完成8條市政道路建設工程及1條道路拓寬改造工程,總里程長6185米,分別為:博浩源大街道路工程、育才路道路工程、東大街(河汾五路-河汾路段)道路工程、河汾四路(中大街-東大街段)道路工程、河汾五路(東大街-濱河東路輔道段)道路工程、河汾五路(東大街-K1+400段)道路工程、河汾一路(西大街-濱河東路段)道路工程、河汾六路(中大街-西大街段)道路工程、鼓樓北大街(坂下街-高河橋段)道路改造工程。加大園區道路、標準化廠房建設力度,已完成標準化廠房7萬平方米,在建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收儲打造了1045畝標準地,同時開工建設了園區三條主要道路,供企業隨時“拎包入住”。深入對市區進行靚化美化,重點強化城市設計與特色塑造,提高城市智慧管理、精細管理水平,打造一條高品位示范街;盤活區內現有資源,實施“騰籠換鳥”,盤活土地資源,提升土地利用率。
“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8億元,建成道路10條共11348米,新增綠地11.67萬平方米、供熱面積96萬平方米,新建綜合管溝5689米、排水管道27220米、供水管線12000米、燃氣管線25000米。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項目建設是推動區域發展的第一抓手,只有依靠項目,才能擴大經濟總量,壯大經濟規模;只有發展項目,才能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后勁;只有做強項目,才能增加稅收,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五年來,臨汾經濟開發區圍繞“抓項目”,堅持深化機制體制改革,發展活力潛力充分釋放。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中心工作來抓,先后實施了重點項目包聯制度和跟蹤服務機制,對重點項目包聯掛牌推進,成立了服務企業領導組,建立了“服務企業”微信平臺,組建了包聯小組進行對口幫扶,實行“一對一”入企幫扶,堅持每月調度會和每季度匯報會,通報情況,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同時,開展了“項目走訪月”活動,采取針對性措施幫扶企業,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各個項目進展順利;實行“包聯領導、包聯單位、項目專員”三位一體,開展“進工地、到一線、解難題”專題活動,擬定了《關于對領導包聯專員制包聯領導進行調整的通知》等文件。
臨汾經濟開發區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強化產學研合作,支持企業與高校合作搞科技研發,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特別是華翔集團先后與華中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促進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建設材料成型技術與裝備研究院、3D打印與綠色鑄造實驗室等;大力推進“雙創”工作。華翔集團“雙創”經驗、全員“創客”和“工匠”傳承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充分肯定。
金戈鐵馬聞征鼓,只爭朝夕啟新程。展望未來,臨汾經濟開發區將全力推進“1345”發展戰略,以升級國家級開發區為目標,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基礎設施為重點,以加快科技創新、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拓寬融資渠道為支撐,重點打造智能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煤機裝備、科技孵化五大產業園區,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臨汾市綠色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打造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主引擎,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臨汾經濟開發區篇章。
記者 高潔 王德政
圖片:梁青 史曉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