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委書記李強在白龍鎮陳村調研霍州窯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
霍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青雁對建筑工地及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檢查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重點項目順利推進
農業提質增效助推鄉村振興
黨群服務打造新陣地
商貿發展百業興旺
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
歷史銘刻奮斗足跡,時代引領發展腳步?!笆濉币詠恚糁菔形?、市政府始終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臨汾市委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搶抓機遇、大干快上,直面挑戰、攻堅克難,全市呈現出經濟平穩增長、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翻看氣勢恢宏的“霍州答卷”,一個個高光時刻讓人心潮澎湃,一項項精彩成績令人鼓舞——
過去五年,破解發展難題,應對復雜局面,全市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糁菔许斪×私洕滦小h境治理、疫情影響、競爭加劇等多重壓力,多措并舉調整結構、穩定增長,全市經濟在困難中平穩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4.4:63.5:33.1優化為2020年的4.5:49.3:46.2。工業加快轉型,推動了煤炭、電力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限產降耗、提質增效;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綠色建材(霍州)園區等項目竣工投產;霍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獲批,“七通一平”、標準化廠房、智創基地、創唯煤機裝備制造基地等建設如火如荼,打造了引領經濟轉型的主引擎。農業提質增效,打造了干鮮果、小雜糧、中藥材、規模養殖等一批農業產業基地,培育了粗布、雜糧、年饃、棗夾核桃等地域品牌,傳統美食三上央視《巧手綺食》《美食中國》等欄目,創響了“鄉字號”“土字號”特色品牌。文旅深度融合,七里峪景區入選第四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霍州署一期保護修繕全面完成,鼓樓、祝圣寺入選國保單位,賈村、庫拔村、退沙村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許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霍州市喜添全國生態文化旅游市、夏養山西森林康養示范基地等名片,全域旅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再上新臺階。商貿蓬勃發展,打造了鼓樓地下商業街、州里特色美食文化街、南街商貿城、居然之家等一批商業新地標,霍州成功入選中國縣域電商競爭力百強榜。
過去五年,深化改革開放,打造創新生態,全市發展活力有效激發?;糁菔懈邩藴蚀蛟烊∈准颐缹W體驗式市民中心,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讓廣大市民能夠享受到優質政務服務。成立智能再制造研究院,組建產業技術戰略聯盟,打造一流創新生態。該市生產的口罩、棗夾核桃等產品,成功開拓了海外市場,開放型經濟水平全面提升。國資國企、農業農村、市場監管、醫藥衛生等多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轉型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
過去五年,攻堅污染防治,推進生態建設,全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糁菔袌远ú灰坡鋵崱皟缮健崩砟?,累計投入10余億元,深入開展工業污染、散煤污染、“散亂污”企業、物料堆場封閉、矸石山綜合治理等治理工程,確保企業全部達標排放。以汾河流域生態治理為重點,出臺河道治理“嚴十條”,建成朝陽污水處理廠和沿汾“9+1”污水處理站,推動汾河流域水質在退出劣V類的基礎上實現穩定達標。集中供熱面積達到860萬平方米,天然氣擴戶工程在全覆蓋的基礎上延伸到9個鄉鎮(街道)。大力推進綠化造林工程,全市新增退耕還林1.2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8.45%,讓“中國綠色名市”這張名片歷久彌新、更加靚麗。引深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大力實施“三拆三下三進三出”,不僅改變了環境,塑造了形象,更彰顯了霍州力量。
過去五年,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全市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糁菔胁粩嗬蟪鞘泄羌?,建成區面積由2015年的12.6平方公里擴大到2020年的15.8平方公里,城鎮化率由2015年的62.5%提升到2020年的68%,城市輻射力和承載力大幅躍升。建成開元小區、陽光首府、州署文化產業園等高品質住宅小區,完成東門橋改造、趙家莊小學天橋等一批市政工程,城市品位穩步提升。扎實推進采煤沉陷區治理、地質災害治理、“四好農村路”等工程,創建美麗宜居示范村20個,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
過去五年,加大民生投入,保障民生事業,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霍州市上下深入開展八大扶貧專項行動,1485戶330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94戶230名“兩類戶”全部解除風險,全市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持續舉辦愛心助學活動,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圓滿完成《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省級試點任務,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糁菔袑嶒炐W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技工學校成功創建省級高技能培訓基地和高水平實訓基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醫療集團正式掛牌,人民醫院胸痛中心順利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扎實推進全民參保計劃,進一步擴大各類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成功舉辦教育產業發展論壇、全國老年人門球交流賽、“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等賽事,受到國家、省市媒體的關注報道。文化活動中心、霍州大劇院投入使用,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霍州蟬聯全國科普示范市、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連續五屆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
過去五年,創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全市基層治理效能顯著增強。在疫情防控中,霍州市出臺“最嚴十條”,構筑群防群控嚴密防線,堅決遏制疫情傳播蔓延。截至2020年底,全市“三零”村(社區)123個,“三零”單位3764個,占比99.52%,高于省2022年底90%以上的目標。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健全“三三”信訪機制,平安霍州建設有效推進,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不斷提高。
過去五年,壓實主體責任,強化正風肅紀,全市政治生態持續向好?;糁菔猩钊腴_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學習教育,進一步夯實了黨建基礎,完善了規章制度,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狠抓“三基建設”,高標準打造了前進社區、永泉社區、市檢察院、石鼻村、義城村等全省一流的黨建先進典型。認真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建強各級領導班子,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一體推進“三不”機制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風”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凝聚起了黨心民心。
凝心聚力創佳績,奮楫篤行開新局。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今年3月底,霍州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是該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期,是培植后發優勢、破解難題、補齊短板的攻堅期,是擴大開放、促進區域融合發展的加速期,為此將今后五年的發展定位于利用優越的區位優勢,發揮大運高速聯通晉中晉南、黎永高速連接呂梁太行的公路交通優勢,加強與太原、西安、離石、長治等城市的互動,打造區域交通中心樞紐和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城市。打造能源革命的先行區,用足用好資源枯竭城市和轉型綜改的扶持政策,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加快煤電產業清潔低碳發展,保持煤電產業鏈競爭優勢。打造全省高端裝備制造的標桿區,把裝備制造作為產業轉型的主攻方向,作為興市之器、立市之本、強市之基,繼續加強與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合作,放大霍州在煤機裝備制造領域積累的優勢,建設全省裝備制造的新標桿。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的示范區,充分挖掘“鎮山文化”“鑼鼓文化”“官衙文化”等文化蘊藏,叫響“中鎮霍山·華夏州署”“夏養山西·康養霍州”旅游品牌,推動文旅與康養相融互促,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的示范區。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區,深入謀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路舉措,抓緊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霍州樣板。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當前,霍州全市上下正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臨汾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銳意進取,實干擔當,攻堅克難,奮力書寫“轉型出雛型,率先蹚新路”的輝煌篇章!
文圖由霍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