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鼠標輕輕一點,信息一目了然。近日,在大寧縣“數字大寧”指揮調度中心,項目負責人劉金正在演示如何操作應用“數字大寧”的動態返貧檢測系統。在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縣監測戶數以及重點監測戶情況。最新一條信息是來自太谷鎮六兒嶺村村民史改梅的主動申請信息。
“8月1日,該戶主填報了申請信息,描述史改梅剛剛經歷了手術,認為自己的家庭存在因病致貧的風險,希望得到一些政策幫扶。”劉金介紹,“在后續跟進的信息表里可以看到,當天就有村級干部入戶核實。確認信息后,村級干部通過‘數字大寧’系統上報到鄉鎮,繼而轉交到縣鄉村振興局。該事項被轉交到具體執行部門縣醫保局,由縣醫保局給予具體的政策扶持。”
動態返貧檢測系統可以通過數字一張圖的方式看到三類戶的“兩不愁三保障”及政策保障信息。對有返貧風險的所有家庭戶進行歸檔,以一戶一碼的形式供家庭戶進行自我申報,及時主動采集返貧風險要素。同時,幫扶責任人可以“一對一”對有返貧風險的家庭戶進行風險要素填報,實現“一戶一干部”的責任機制。返貧監測系統可以精準識別風險戶、推送幫扶措施、管控措施落實、衡量各層工作、常態化執行智能監測,管理高效快捷。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數據中心就好比是縣城的‘大腦’,這是提升縣城基礎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礎設施?!笨h扶貧開發中心主任王對林說,“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可推動基層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創新。‘數字大寧’為政府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路徑和方法,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社會的數據互通、全面協同與跨部門的流程再造。”
在正在建設完善的“數字大寧”政務管理平臺,掛圖作戰駕駛艙是又一大亮點板塊。這一板塊,采取“掛圖作戰”的形式, 打造“有形抓手”,對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社會治理等任務進行層層分解、一圖展示,從圖中可以看到各項任務的完成程度,結合各鄉鎮、村的實際情況,細化完善方案,補齊工作短板。
“比如,當前全縣正在如火如荼推進項目建設,在我們錄入和完善各類信息后,就可以看到每一個項目的進展情況,也就了解到項目‘卡’在了哪里,各項目指揮部的下一步工作會更有針對性?!眲⒔疰告傅纴?,“在這個‘駕駛艙’匯聚了基層治理、鄉村服務、產業大腦、協同管理四大場景各維度數據,通過整理、挖掘、分析、可視化技術,建立各維度數據專題圖,為業務工作及領導決策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 ”
這邊昕水鎮東鐵村村民賀旭鵬家的果園長勢喜人,那邊杭州市民劉旭第一時間就收到了“喜訊”。一個小小的APP讓兩個從未謀面的人有了關聯。在名為“農事通”的APP上,使用者可以在平臺上“認養一棵樹”,并全程了解樹苗從栽種到生長到結果的全過程。
“這是我們宣傳推廣大寧‘寧脆’的一種方式,等這棵樹結果,認養人就會購買果實,我們不愁銷路?!辟R旭鵬打開手機上的APP說,“在這個平臺上,我們還可以記農事、學農技、組農隊、秀農活,積攢工分,并用工分在商城消費,可以購買農特產品、生活用品等。”
“農事通”依托的是“數字大寧”的產業大腦板塊,這一板塊將來可實現“一庫聚合、一圖呈現、指數建模、智能決策”等產業智能生產管理體系,為大寧蘋果產業實現“產業大腦+智慧果園”數字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數字大寧”項目研究建設至今歷經8個月,基本形成了“1+3+N”體系構架——“1”,即1個“數字大寧”大數據中心;“3”,即“數字大寧”政務管理平臺、“數字大寧”便民服務平臺、“數字大寧協同平臺”3個平臺;“N”,即“數字大寧”多個數字化應用系統。一期工程建設主要是聚焦鄉村振興數字賦能,以場景化的多業務協同應用為抓手,以群眾生產生活服務便捷為切入點,著力打造“基層治理、鄉村服務、產業大腦、協同管理”四大數字化應用場景,并匯聚場景各維度數據,建立鄉村振興數字大寧數據中心,對數據和信息進行智能分析、研判評價,推動科學決策和高效治理。
王對林說,下一步正式投入使用后,我們將確定專人和各鄉鎮、部門聯絡溝通采集數據,達到數據集中、業務協同、資源共享的目的,通過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應用,打造大寧縣管理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惠民服務數字化,使各項工作由粗放向精細,由人工向智能化、信息化轉變,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治理體系現代化發展,為農村整體轉型、促進農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記者 安月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