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過去的2021年,對臨汾文旅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臨汾文旅劈波踏浪逐新高!
這一年,臨汾文旅人砥礪奮進,收獲滿滿,交出的成績單含金量十足:榮獲“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乾坤灣景區、荷花園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新摘4朵“小梅花”,“小梅花”總數達68朵,穩居全國地級市榜首;全國百年百大考古新發現,我市獨占4項,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二;襄汾、曲沃、鄉寧和堯都4個縣區順利通過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初審驗收;洪洞縣文化館獲得“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殊榮;云丘山康家坪民宿獲評全國甲級旅游民宿……
品牌打造佳作迭出、全域旅游魅力彰顯、文旅產業提質增效、文旅消費不斷提振,全市文化旅游業向全方位推動臨汾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
文化惠民 民生情懷暖心懷
文化如水,浸潤無聲。一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各項惠民舉措,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效能,彰顯了一種民本情懷。
塑造一批群眾文化惠民服務品牌、培育一批鄉村群眾文藝隊伍、挖掘一批鄉土文化能人藝人、培養一批鄉村文化帶頭人、配送一批專業文藝演出的“五個一批”群眾文化惠民工程是2021年重要民生實事之一。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我市組織開展了“慶元旦迎新年”元旦歌舞晚會、舉辦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線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173場次,參與人員10萬余人次。同時先后組織開展了網絡攝影大賽、鄉村村晚大比拼、合唱大賽、全民閱讀、文源講壇、鑼鼓大賽、農民工歌手大賽、鄉土能人技能大賽、廣場舞大賽、戲曲票友大賽等10項活動。并積極爭取免費送戲進景區、文創工作研討會、全省廣場舞大賽總決賽、全省戲曲票友大賽等省級重大賽事在我市舉辦,同步在山西省文化云平臺、省市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宣傳報道。
一場場飽含真情而又不乏時代新意的戲曲盛宴,在讓傳統文化融入市民普通生活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全市文藝工作水平。
去年以來,我市以“建黨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打造了一批文藝精品,先后創作推出《西京故事》《美人圖》《紅燈記》《苦菜花》《嫂子》《綠染蒲子山》《廉吏曹端》《俄狄王》等精品戲曲劇目。并扎實推進“免費送戲下鄉1000場”惠民演出,目前已完成1818場,演出場次位居全省第二。
在打造戲曲盛宴的同時,我市通過深入調研,借鑒太原、大同、長治等院團改革模式,擬訂了《臨汾市直文藝院團改革實施方案》,并反復修改完善,目前“一院三團”體制改革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旅游樂民 惠民政策聚民心
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依托。以文化旅游節為契機,我市傾力打造著一場場文旅盛宴。
為進一步擦亮我市“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名片,促進文化、旅游、體育、藝術、產業、惠民的融合發展,一個個“量體裁衣”的文化旅游節,為我市文化旅游事業注入澎湃動力。
精彩不斷的云丘山中和文化(中和節)旅游節、大槐樹尋根祭祖節、隰縣梨花節、古縣牡丹文化旅游節、蒲縣東岳文化旅游節、人祖山音樂帳篷節、大槐樹德孝文化節等節事節慶活動,令人意猶未盡。去年國慶節期間,全市開展了“尋根·鑄魂·悅生活”主題活動,市、縣兩級因地制宜,精心謀劃,共舉辦文旅活動211項,各項活動提前預熱,線下、線上同步開展,以活動聚人氣、引爆點、促經濟。
變則會通,通則即達。在謀求文旅行業大發展的征途中,我市立足實際,思變、求變、善變,緊緊追尋時代的腳步。
“來到臨汾,我有種‘回家’的感覺,這里的威風鑼鼓氣勢足、文創產品很精致,臨汾人民好熱情……”初到山西,來自麗水市的游客徐建榮對接下來的旅程充滿期待。2021年5月7日13時42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首趟江浙滬入晉大型旅游專列緩緩駛進臨汾火車站,近500名游客由此開啟“游山西·讀歷史”精彩旅程。
而這一舉措,僅僅是我市不斷提升臨汾文旅“中國根·黃河魂”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叫響“所有旅行都是出發,到了臨汾咱是回家”口號的一個縮影。
2021年,我市瞄準京津冀、長三角目標市場,精準發力,組織14家景區赴江浙滬宣傳推介,對持有江浙滬身份證游客免頭道門票;組織我市重點景區、文創企業、非遺傳承人到江蘇、浙江、上海、武漢、北京、西安、海南等地開展宣傳營銷;參加中博會品牌推廣;在北京鐵路局、上海鐵路局、太原鐵路局所屬所有動車組開展視頻廣告覆蓋,提升我市文旅在京津冀、江浙滬、皖贛閩、陜甘寧等市場圈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與此同時,我市依托“三橫·三縱”精品旅游線路,用好分時分級分類差異化獎勵辦法,促進旅游業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加大對《臨汾市旅游差異化獎勵辦法》的宣傳力度,對來臨旅游大巴、旅游專列分淡、旺季實行差異化獎勵。截至2021年底,我市共受理申報旅行團143批次(其中大巴團隊18批次,包機團124批次,專列1批次);來臨大宗游客11345人次,開通直通車線路8條,運行1286車次,支付獎勵資金160.87萬元,切實達到了四兩撥千斤作用,撬動我市旅游市場不斷擴大。
為將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我市戰略性支柱產業,唱響“中國根·黃河魂”文旅品牌,讓“所有旅行都是出發,到了臨汾咱是回家”宣傳主題落地,我市深入創建“回家·悅生活”服務品牌,在全市窗口單位竭誠推出用心、暖心、熱心、精心服務體系,提升星級酒店、“三個人家”服務質量,讓廣大來臨游客充分感受到精神回家、心靈回家、服務到家。2021年全市創建第二批示范單位53家,創建黃河人家9家,太行人家5家,云丘山康家坪民宿被評為全國甲級旅游民宿。
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通過不同渠道傳遞著臨汾文化旅游新形象。
文旅融合 釋放發展新動能
文化旅游產業要實現大發展,離不開一個個項目的支撐。
近年來,我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培育新動力為重點,不斷加大旅游項目建設力度。
一年來,在建設壺口瀑布、乾坤灣、云丘山等沿黃核心景區之時,我市成立工作專班,對項目進行掛牌督辦,制定了《建設項目清單》和《項目進度計劃橫道圖》,堅持周調度,建立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推動項目建設順利實施。
同時,根據文旅部關于晉陜兩省壺口瀑布景區5A同創要求,山西與陜西相關單位建立了高效聯動工作機制,市、縣、景區三級就兩岸同創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會商研究,交流溝通,互學互鑒,在門票、標識標牌、網站、公眾號、VR、宣傳口號等方面達成共識,兩省的評審材料已于2021年11月22日聯合上報文旅部,目前進入國家5A級景區創建的最后環節。
山鳴谷應,風生水起。
臨汾市博物館協會的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市民辦博物館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持續推進的“文明守望工程”營造了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良好氛圍。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在這里,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匯,讓詩與遠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這里,文化和旅游的疊加效應凸顯,滿園芬芳正乘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散發出無窮魅力;在這里,文旅融合發展成果正惠及城鄉百姓,提升著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新時代的文旅融合行進在平陽大地,必將綻放幸福之花,結出最美碩果。
記者 陳 明 亢亞莉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