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李云峰應邀出席并講話
臨汾新聞網訊 2月20日下午,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進行議政發言。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峰應邀出席并講話。
張建平、郝忠祥、王云、楊安虎、楊忠華、賈二元、程明溫、王阿家、蔡志強、李云崗、王金龍在主席臺前排就坐;賈二元主持會議。
本次大會共征集委員議政發言材料122份,選編98份;10位委員在大會發言:劉麗代表民革臨汾市委作《關于加快發展臨汾藥茶產業的建議》發言,劉科軍代表民盟臨汾市委作《加強縣級土地統籌為破解鄉村振興用地難題強基開路》發言,朱云雷代表民建臨汾市委作《利用數智化招商引進“小巨人”企業》發言,葛曉輝代表民進臨汾市委作《高質量推動我市物流產業發展的四點建議》發言,郭宇新代表九三學社臨汾市委作《實施“網格化”管理 助力“矩陣式”發展》發言,梁博代表市工商聯作《聚焦焦化傳統優勢產業轉型 大力發展炭基新材料產業鏈》發言,石前進作《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推動臨汾高質量發展》發言;暢紅娟作《全力推進臨汾“雙城”建設強勢起步》發言;李芹作《關于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重視臨汾文化元素融入的建議》發言;韓毅作《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發言。
在認真聽取了政協委員們的議政發言后,李云峰表示,委員們的發言圍繞中心、切合實際,把脈精準,意見建議有針對性、有啟發作用,這些意見建議,體現的是大家的見識、汗水和智慧,體現的是廣大政協委員的責任、使命和情懷。這說明大家做到了心系臨汾、熱愛臨汾、發展臨汾,把建言獻策的過程變成了為臨汾謀發展的過程。
李云峰指出,五年來,市政協充分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好成績,政治引領有高度,服務中心有力度,建言獻策有深度,示范引領有廣度,自身建設有亮度。五年來,市政協工作守正創新、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輝煌成績,為全市大局作出了“政協貢獻”;廣大政協委員充分發揮作用,以實際行動交出了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人民的“委員答卷”,齊心協力開創了政協工作新局面。對此社會各界有共同的認識、有口皆碑,這其中凝聚著張建平主席的心血汗水,飽含著政協班子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奉獻。
李云峰在講話中對政府工作報告作了全面解讀。關于報告中本屆政府工作部分,他說,事非經過不知難。五年來,本屆政府走過了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面對經濟下行、環保限批、脫貧攻堅、安全生產、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巨大壓力,面對新冠疫情、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的嚴峻考驗,特別是近兩年面對各種新老問題交織疊加、挑戰增多的重重困難,我們頂住壓力、克服困難,在兩難和多難中作出正確決策,取得了一系列振奮人心的成績。一是全市綜合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地區生產總值增加近1000億元,去年增速達到8.5%,為近8年最高。二是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從“百里汾河經濟帶”,到“三個百里”經濟帶,再到沿黃沿汾沿太岳“三大板塊”協同發展,產業布局理念在繼承中發展、在創新中提升,目前我市產業布局、產業發展方向、產業體系更加符合臨汾實際,契合高質量發展要求。三是發展動能不斷增強。在工作中強化頂層設計,創造性地提出了“保障性要素”概念,在抓好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同時,我市創新驅動、改革開放、開發區、營商環境等保障性要素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實現了全市域生產要素和保障性要素集聚集成、同向發力。四是“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污染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三大攻堅戰”,一大批歷史遺留問題有效化解,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五是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我們一直保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特別是近兩年,持續加大城市建設、靚城提質和醫療布局、教育布局等民生工作力度,全市民生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六是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特別是通過實行交辦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政府行政效率進一步提升、抓落實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提出了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立足實際辦好臨汾的事情,必須堅持戰略視野、系統觀念、底線思維,必須持續改進工作作風等“六個必須”的寶貴經驗。這“六個必須”在思想上、理論上、實踐上具有嚴密的邏輯聯系,這既是過去工作的經驗總結,更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基本遵循和工作原則。
關于報告今后五年工作總體安排部分,李云峰說,今后五年,是我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爭先進位崛起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們搶抓機遇、干事創業的大好時機。第一是我們擁有強大精神動力。今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我市考察調研,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們備感溫暖、備感振奮、備添動力,要把對黨的領袖的衷心愛戴,轉化為捍衛“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要把黨的領袖的深恩厚愛、殷殷囑托,轉化為前進力量、奮斗豪情,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更大業績。第二是我們面臨重大時代機遇。我們通過對國際、國內和全省形勢進行全面分析研判,提出了臨汾當前面臨的發展機遇。在世紀疫情沖擊、百年變局加速演變等方面背景下,臨汾擁有充分求新求變的時間和空間;中央提出實施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給了我們歷史機遇和現實機遇;省委賦予臨汾建設“雙城”的歷史使命,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兩會”、省委經濟工作會多次提及臨汾工作、并給予支持,都為臨汾發展創造了條件、釋放了紅利。第三是我們立足偉大生動實踐。近年來,我市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發展方向更加明確,特別是“三大板塊”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和特色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生產要素和保障性要素集成支撐,加快發展有基礎、有條件,未來臨汾大有希望。我們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繼續在平陽大地上書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偉大生動實踐。
李云峰說,報告用“十個堅定不移”對今后五年工作進行了部署,這“十個堅定不移”都是事關臨汾發展的關鍵性、重點性、方向性問題。一是堅定不移推動“雙城”建設。“雙城”建設是省委賦予我們的含金量更高的金字招牌。在建設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上,重點要做好能源轉型、綠色產業、生態環保、低碳生活“四篇文章”;在打造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上,要實現區域競爭力、人口承載力、文化影響力、輻射帶動力“四個提高”,確保“雙城”建設一年起步、三年見效、五年成勢。以臨汾一域的生動實踐,為全省推動“一群兩區三圈”新布局作出貢獻、提供借鑒。二是堅定不移推動三大板塊協同發展。沿汾板塊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信創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先進的、引領發展的產業;沿黃板塊重點打造壺口瀑布、云丘山、 乾坤灣 3 個 5A 級景區,做好農旅結合、文旅融合文章;沿太岳板塊重點布局先進焦化等傳統優勢產業,提升鑄造焦化工藝,加快補鏈延鏈強鏈,實現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資源集約、效益集成。“三大板塊”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多元聯動、互促共融,就會形成市域高質量轉型和協同提升新局面。三是堅定不移推動“三駕馬車”發力。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是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力量。要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促進消費,釋放更多增長潛力;要重視投資,今天的投資力度就是明天的發展速度,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臨汾出口空間很大,要在外向型經濟方面持續發力。四是堅定不移推動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要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能源、儲能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促進一二三產結構優化、質效提高。五是堅定不移推動數智賦能。當前,我市在數字經濟發展上與發達地區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誰搶占先機誰就能贏得未來,這是我們實現追趕的快速通道。我們要在“數字臨汾”建設上有行動、真行動、快行動,各行各業都要主動擁抱數字時代,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大力推進數智賦能。六是堅定不移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國家重大戰略,我們對此要有清醒認識。要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創新主體,構建良好創新生態,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七是堅定不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一座城市、一個區域的發展離不開人,有了人氣就有了發展的動力。所以中心城市要突出高品質建設、高品質生活,大縣城要把產業搞好、把服務搞好,這樣才能吸納人口,才能把外流的人口吸引回來。八是堅定不移推動文化強市建設。臨汾是文化大市,但不是文化強市。要激發臨汾文化內生動力,增強文化感染力,提升文化軟實力,營造積極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圍;要讓書香浸潤心靈、點亮生活,讓愛讀書讀好書成為習慣,在全社會倡導爭做翩翩少年、謙謙君子、文明市民。九是堅定不移推動安全綠色發展。這幾年我市安全、環保工作成效明顯,特別是去年四季度秋冬防期間,我市沒有一天重污染天氣,這在所有排名靠后的城市當中是唯一一家。我們要繼續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十是堅定不移推動共同富裕。就是如何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如何把民生事業做大做強,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好、更高品質的生活。
關于報告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部分,李云峰說,報告用“十個聚焦”對2022年工作作了安排,我從七個方面對一些重點工作進行簡要說明。一是產業轉型。辯證地看,環保倒逼不一定是一件壞事。經過環保倒逼,目前我市產業在布局、結構、質量、效益方面都實現了優化,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要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內涵集約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鏈集群發展,服務業提質增效發展,現代農業特色優選發展,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特別是要做大總量,一產要拉高,二產要拉動,三產要拉升;要做優質量,所有工業企業都要提標改造、升級“創A”,所有的落地企業也要符合“雙碳雙控兩高”要求。二是縣域經濟。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要把體量做起來,只有各縣市區經濟總量排名前移,臨汾市域經濟體量、總量才會得到提升。縣域經濟要發展,開發區、產業集聚區是重要的增長點,所以每個開發區、產業集聚區都要狠抓項目落地建設;同時要提升縣域發展活力,創新體制機制,以縣域經濟的壯大,帶動市域經濟整體壯大。三是改革創新、市場主體、營商環境。對這些保障性要素,我們要牢牢抓好,尤其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所有審批事項辦理都要向全國最短時限看齊;要在全市域推行“標準地+承諾制”“要素跟著項目走”“領辦+代辦+專辦+一網通辦”機制;要堅持“解難題、理舊賬、清欠款”,在全社會營造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圍。四是項目建設。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經濟。各縣市區各部門要以更大力度謀劃項目,要積極爭取資金,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做好項目前期,要全生命周期加強項目服務,真正落地建設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五是文旅融合發展。旅游業是朝陽產業、富民產業,我市發展文旅產業有基礎、有優勢。我們對全市文旅產業進行定位,提出沿黃要突出黃河風情游,重點打造黃河文化這一世界級IP;沿汾要吸引全球華人尋根問祖;沿太岳要打造全國知名的生態康養旅游目的地;市區要突出休閑文化深度體驗游;全市域要打造博物館之城。同時,要不斷提升酒店民宿、景區景點軟硬件設施建設水平,要繼續加大宣傳營銷力度,持續提升臨汾旅游品牌的影響力。六是城市建設。搞好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質是留住人才、落地項目的前提條件。我們進一步明確“東中西城”的定位,要建設智慧、活力、產城融合的新東城,打造文旅、行政、商業商務為主的老城區和宜居、宜業、時尚休閑的河西新城;要抓好城市建設優先序,加快打造“核心內環”“快速中環”,通過持續努力,把臨汾這座城市建設得更有顏值、氣質、價值。七是抓好底線性工作。就是要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生態環保、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民生保障等底線紅線,確保全市大局穩定,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李云峰強調,政協委員既是一種榮譽和榮光,更是一份責任和擔當。希望新一屆政協委員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聚焦中心履好職,立足本職勤調研,心系民生謀良策,譜好團結新篇章。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政協工作,多為政協解難事、辦實事,不斷鞏固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各方配合的政協工作新局面,共同譜寫臨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記者 張浩 鄭靜 張玉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