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沃土綻新蕊 財苑盛開文明花
——大寧縣財政局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紀實
臨汾新聞網訊 步入大寧縣財政局大樓,在樓梯口、大廳內,以及墻壁上,政務公開、文明單位創建、黨員承諾公開欄、機關文化墻、溫馨提示、服務承諾、廉政標語、名言警句處處吸引著眼球,處處讓人心動。走進辦公室,緊張有序的工作狀態,文明禮貌的服務態度,濃濃的文明氣息撲面而來。
他們堅持以文明創建推動財政工作,以優異的工作業績激發創建熱情,豐富創建內涵,開設道德講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豐富創建載體,鞏固創建品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倡導良好社會風尚,秉承理念,履職盡責,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撐起縣域經濟發展的一片藍天。
注重學用結合 提高全員素質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寧縣財政局不斷充實領導組織和工作機構,將創建目標落實到人,分工明確,職責清楚,構建起文明創建工作長效機制,全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有條不紊,活力充沛。同時,制訂了文明創建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健全創建工作激勵機制,嚴格兌現文明創建工作物質獎勵,充分調動了財政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
為提高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完善了中心組學習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班前一小時學習制度等,著力打造“財政講壇”學習品牌,制訂年度學習計劃,創新學習載體,嚴格考核制度,確保了學習效果,明確了財政系統“勤奮好學、敬業奉獻、依法理財、廉潔高效”十六字行業精神,在黨員干部職工中形成了共同的職業追求。
愛心傳承文明 真情服務民生
弘揚財政精神,提升財政形象,強化奉獻意識,增強活動實效是大寧財政局精神文明建設的亮點工程。他們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以機關班前一小時學習、“財政講壇”、每月一期“道德講堂”活動為平臺,通過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干部職工文明守則、服務承諾、文明服務用語蔚然成風。俯身下沉駐村扶貧,多方籌措資金,為菇古村修建了文化廣場和幼兒園,把惠民實事辦在人民群眾的心坎上。積極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深入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和進社區清理小廣告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開展“善行義舉榜”“文明單位”和“文明職工”評選活動,樹立典型,在財政系統內部形成了趕、學、比、超的良性循環局面。
在“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中進行網上祭英烈,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深入開展“文明餐桌”活動,營造厲行節約、拒絕浪費的濃厚氛圍,倡導積極向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文化。
營造文化氛圍,樹立文明形象
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是抓好文明建設的載體,積極開展的“道德講堂”、政風行風評議等活動,豐富干部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不斷更新文明單位創建、機關文化墻、文體活動室、道德講堂等,將傳統文化與文明創建相結合,豐富創建內容,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完善了檔案室、圖書閱覽室、榮譽室、活動室等,為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奠定基礎,通過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及時報道財政工作成效、文明創建成果,進一步樹立財政文明形象。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扎實有序的文明創建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財政工作的全面進步,全縣財政收入連續多年實現“首季開門紅”“半年雙過半”“三季達進度”“全年滿堂紅”的工作目標。支出規模也在持續擴大。財政支出由2009年的36300萬元擴大到2014年的73307萬元,增長102%。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非稅收入收繳等財政改革穩步推進,財政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財政“大監督”體系基本形成。連續四屆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被省總工會評為“五星級基層工會”等稱號。
開拓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爭創一流的標準。大寧縣財政局將通過深入持久地開展文明創建活動,讓精神文明建設的春風吹綠這里的每一個角落,讓精神文明之花在這片沃土上越開越艷,結出豐碩的果實。(侯耀強)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