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學習,首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當前,全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作為一名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面對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錯綜復雜的問題,需要增強自身的本領。而加強學習,是增強本領唯一的途徑。正是從這樣的戰略高度出發,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任務。在這里,學習被擺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3月3日在中央黨校發表講話,再次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應該是全面的、系統的,作為黨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首先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站在時代的頂峰,就一刻也離不開理論思維。”以先進的、科學的理論為指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個顯著的特色。有了理論上的成熟,領會了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更好地統領和促進其他新知識的學習,才能有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強大思想武器,才能增強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堅持科學指導思想和正確前進方向,帶領人民走對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所以,經黨的十八大作部分修改而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黨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是我黨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
二、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根本的是要學好哲學
哲學是智慧之學,人類所建構的一切成果,都以精煉的理論形式凝結于哲學之中。有人說哲學是空洞無用的,其實,哲學沒有小用,卻有大用;沒有淺用,卻有深用;沒有近用,卻有遠用。哲學讓我們正確地反思和總結過去,冷靜地觀察和改造現實,科學地預測和創造未來。有沒有哲學素養,是大不一樣的,正如陳云同志所說“學好哲學,終身受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汲取了人類一切思想成果,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它對人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遇到的諸多根本問題作出了科學解答,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我們的認識和實踐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實踐證明,遵循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就能夠對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和有效的解決,從而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我們黨有一個優良傳統,就是注重從哲學層面解決思維方式問題。毛澤東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就省得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我們黨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取得了許多積極成果。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階段,我們要在以往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這方面的工作。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要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正是貫徹落實這一要求的具體體現。
三、學好哲學,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差別,是有沒有思維;人與人最大的差別,是思維方式的差別。思維方式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它體現著人們進行思維活動、認識和處理各種問題時所運用的基本方法。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工作作風無不受其思維方式影響。最簡單直觀的經驗是,我們與某人一席談話,就可知他能不能抓住重點、是全面還是片面、大腦是否清晰、邏輯是嚴密還是混亂。思維方式是否正確、合理,直接影響人們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結果。領導干部處理大大小小的事件,解決工作中各類錯綜復雜的問題,必須重視解決思維方式問題,努力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鍛煉和發展人的思維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學好哲學,掌握唯物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是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全面的觀點。學習唯物辯證法,提高辯證思維能力,需要正確理解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原則,掌握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范疇,理解“對立面的統一”這一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學會從事物的聯系和發展中觀察問題,而不是孤 立和靜止地看問題;通過對聯系和發展規律的研究和把握,培養辯證的思維方式,使自己的思維多一點深刻、少一點膚淺,多一點全面、少一點片面,多一點遠見、少一點短視。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加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全面性,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絕對化,牢固樹立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辯證法是直接在整個社會生活中運用理性思維的學科。現在提倡的橫向思維、縱向思維、發散思維、創造思維、動態思維、關系思維等等,就是我們應該重點掌握的辯證思維方式。學習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實質上是心智訓練,我們要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就要從事物的對立統一、普遍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培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提高辯證思維能力,注重思維素質的訓練
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可以多層面、多角度進行。應注重幾方面能力的培養:
(一)提高橫向思維能力。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著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絕對孤立的。橫向思維是一種同時性、橫斷性思維,它把事物放到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去考察事物運動特點和它的本質。它強調在研究某一事物時,不要忘記它同整體以及整體中其他部分之間的聯系。它要求我們在思考每一個問題時,不局限于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而是要放寬視野,從較大范圍來考察,這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揚長避短。我國實行的“對外開放”方針,就是橫向思維在對外政策上的應用。橫向思維能打開我們狹隘的眼界,使我們具有寬廣的視野。
(二)提高縱向思維能力。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相互聯系構成運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縱向思維把事物放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從過去和現在比較中推斷將來,有助于把握事物的發展趨勢,預測未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超前性思維在立足于社會發展的現實基礎,對未來各種可能性進行分析,并做出預測,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力爭好的可能性,防止壞的可能性的發生。“三步走”、“臺階式”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及十八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即是縱向思維方式的伸展和應用。
(三)提高發散思維能力。唯物辯證法以事物的復雜性、多樣性和生動性為前提,要求在聯系和發展中把握事物。發散思維亦即非線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最根本的特點是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多層次地思考問題,而不是囿于一種思路、一個角度、一條路走到底。這有利于克服人們頭腦中僵化框架和陳舊觀念,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索問題。思維發散的面越廣,發散量越大,就越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人們常說:人總比山高,腳總比路長,辦法總比困難要多,就是這個道理。
(四)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唯物辯證法講實事求是,一切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創造性思維首先要求隨時間、條件、對象的變化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在觀察、處理和分析問題時,敢于打破常規,善于求新、求異、求先,在思維中有新見解、新發展、新突破。比如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就充分體現了創新思維意識。我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會一帆風順,會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沒有創造性思維能力,就很難有新發展、新突破。
(五)善于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在事物發展的諸多矛盾中,必有一個主要矛盾,我們應該抓住主要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并以此確定中心工作,通過主要矛盾的解決來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這就是所謂“重點論”。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這里需要處理好重點與全局的關系。鄧小平告誡我們:“要提倡顧全大局,有些事從局部看可行,從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從局部看不可行,從大局看可行。歸根到底,要顧全大局。”社會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要素的相互支撐、協調發展,不能全面推進、遍地開花,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做到既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又集中精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辯證處理好重點與全局的關系。
(市委講師團 許新年)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翼城團縣委引導青年服務科學發展
下一篇: 愛崗敬業話題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