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春節剛,越來越多的求職人員通過網站尋找工作,網絡招聘以其方便、快捷、資訊全面的優勢逐步占領著招聘市場的半壁江山。
足不出戶、輕點鼠標就能求職。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工作重點放在了網絡上:既可以足不出戶,又能獲得海量信息。隨便打開這些網站,都會出現通訊、金融、地產、能源類名企的招聘信息,崗位待遇等更是誘人,在大學生、白領眼中更以其信息全、求職方便的優點,成為“理想”的接洽平臺。
然而,網絡招聘既是橋梁,也有“暗礁”。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虛假招聘信息也讓人防不勝防。
記者了解到,一般企業只要交一定的費用,提供政府頒發的“營業執照”,即可在網站上做廣告,交的錢越多,廣告位置越好。
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網絡上幾萬家企業的信息無法一一核實,導致網絡招聘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求職者上當受騙屢見不鮮,同時網絡求職中還存在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隱患。
大學畢業不久的劉鵬,在一次上網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個大企業的招聘信息,盡管這條信息只是登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網站上,但是誘人的待遇還是打動了他,在一番精心準備下,劉鵬撥打打對方招電話時,對方的回答卻猶如潑了盆冷水般,稱信息是企業去年招聘員工時發布的。
求職者翟小姐在一家網站上用個人真實信息進行注冊,并投遞了幾份簡歷,剛開始幾天還能收到幾條有用的招聘信息,后來招聘信息逐漸少了,而一些商業廣告的短信卻越來越多,甚至連詐騙信息也發個不停,讓翟小姐苦惱不已。
市工商局堯都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求職者,由于網絡存在不少局限性,求職者并不能全面了解用人單位的情況,為了防止受騙,大學生網上求職應參加由學校、教育部門、人事部門組織的正規網上活動。
此外,該工作人員還提醒廣大求職者,為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建議求職者在填寫個人簡歷時,只留本人聯系電話并保持暢通,若非必要最好不留家庭電話。其次,求職者上招聘求職網,先要看看別的求職人員的核心聯系方式是否被任意公開,如果已被公開,那就要小心了。
網絡招聘常見陷阱:
二、捏造或者假冒知名公司發布招聘信息,多為招聘模具工學徒、電工學徒等,要求求求者前來面試、培訓等,實則為騙取個人財物或進行不法活動。
三、虛假電子商務公司招聘,求職者無需工作經驗,無需限制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就能輕松賺大錢。往往往招方通過騙取報名費,許多上網求職者填寫資料后會收到索要報名費或考試費之類的電子郵件,而一旦將錢匯出,通常沒有下文。
四、如果出現企業一次招聘過百員工,崗位從總經理到屬下員工一線貫穿,招聘工種多樣,薪水誘人的,如果不是新公司成立,那么極有可能是傳銷組織招聘。(記者 成華 亢亞莉 )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