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李靜)進入夏季以來,各地由于高溫天氣導致的中暑事故時有發生,給勞動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帶來嚴重損害和威脅。近日,記者從堯都區安監局職業健康科了解到,不論是現在的《職業病防治法》,還是之前的《職業病防治條例》之中,相關職業病病種目錄中都收錄了“中暑”。
雖然烈日炎炎,但街頭巷尾經常能見到一些人,頂著高溫辛勤工作。“高溫作業是指以本地區夏季通風室外平均溫度為參照基礎,其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而工作地點氣溫高于室外溫度2℃或以上的作業。”該局職業健康科科長茹新峰介紹,高溫作業幾乎遍布于工業生產的所有行業,如煉鋼、軋鋼、煉鐵、煉焦、鑄造、鍛造、熱處理、造紙、塑料生產、水泥生產等。另外,夏季露天作業如建筑、搬運等也屬于高溫作業。”防暑降溫工作是一項季節性很強的勞動保護工作,直接關系到勞動者身體健康和企業生產安全。用人單位應嚴格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等,掌握高溫天氣作業職工生產生活狀況,協調解決高溫勞動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向一線職工發放防暑降溫用品,提供暑期健康服務。
因高溫作業引發的中暑,是我國《職業病目錄》規定的10大類、132種職業病之一。在高溫作業環境工作,作業場所應通風降溫,通風可采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降溫可采用空調,沒有條件時,可放置冰塊等。對于露天作業的職工,應盡可能避開陽光最強烈的時間。”茹新峰指出,用人單位應當向職工普及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職業衛生知識,提高職工自我保護能力,有效預防和控制高溫中暑及高溫作業引發的各類事故,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權益。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