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正是賀卡和明信片的銷售旺季,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歲末賀卡和明信片在市場上幾乎難尋蹤跡,而多數市民表示會選擇電子賀卡傳遞祝福。
1月10日上午,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小商品批發部和文具店發現,銷售賀卡的商家較去年明顯減少,仍在銷售賀卡的店鋪也是門庭冷落。一位售賣賀卡的攤主告訴記者,往年春節前的兩個月都是賀卡銷售旺季,而這個春節前賀卡的銷量比往年下降了很多,“而且購買賀卡的多以個人為主,單位批量購買的幾乎沒有,買賀卡的也大多是學生,買一些卡通人物或帶明星照片的賀卡,其他傳統樣式的產品很難銷售,一天平均算下來賣不到十張。”“以前一到年末能收到好幾張賀卡,今年元旦我沒收到一張賀卡,也沒寄出一張。”身為教師的劉老師說。
不少市民認為,最近幾年,賀卡、明信片和臺歷等已經屬于過時物品,不像前幾年那么流行了,真正用的人并不多。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的迅速發展,郵箱、短信、微博、微信已經逐漸成為問候祝福的重要平臺。
紙質賀卡銷售“遇冷”,綠色環保的電子賀卡成了市民的“新寵”。網絡上的多家微博、郵箱都推出了電子賀卡服務,網友們也很買賬,紛紛發給自己的好友。“現在送紙質賀卡感覺有些落伍了,在網上就能自己動手制作電子賀卡,還能表達心意,既時尚又環保,我覺得挺好”。“90后”的市民小陳說,現在年輕人很少買賀卡了,手機、電腦都很方便,動動手指就能傳遞自己的祝福。
記者 景文婷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