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假結束,火車站候車室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背起沉重的行囊,懷著對親人的不舍之情,選擇背井離鄉,坐上了南下或北上的列車,到底是什么魔力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往“北上廣”打拼,即使日子過得異常艱苦,即使親人都不在身旁,仍然義無反顧?
懷揣夢想 追夢而行
2月12日14時,火車站前不少人拖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排隊等候過安檢。幾位年輕人按捺不住遠行的興奮,相互打聽起了彼此的去向。我學的生物工程,專業比較冷門,在本地難以施展拳腳,希望在北京能有容身之處,實現我的理想。”24歲的喬振華流露出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
與喬振華乘坐同一趟列車的小梁,卻顯得有些膽怯地說:本地的大型私企比較少,經營項目比較單一,競爭卻異常激烈。想找到喜歡的工作太難了,為了自己的命運,我也要去北京賭一把。”
風雨兼程 苦苦掙扎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無奈。張正華是臨汾汾西人,目前從事IT行業,在北京工作已經進入第五個年頭。“剛去北京時,目標還不明確,換了不少工作,但發現一換工作就得從零開始,本想著就在一家公司做技術。可好不容易干得有些起色,公司卻出現了資金周轉問題,我不幸被裁員了,還得再找工作。”張正華苦笑著介紹起自己的從業經歷。
“其實,像我們這些外地人,工作很難有保障。但沒辦法,北京人才多不勝數,也不知道何時才能熬出個頭。”如今,張正華還租著北四環外每月800元的地下室,每天六點便得起床搶衛生間、擠地鐵,路上花費兩個小時到公司,下班后還得坐兩小時地鐵回家,如遇上加班就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了。張正華不免嘆息:都說‘我的未來不是夢’,我只想說‘我的未來在哪里?’”
渴望安定 等待曙光
大城市的繁華與美好令人向往,只是拼搏之路過于艱辛。趙娜目前是上海某公關公司的策劃,離開臨汾已經三年了。剛到上海時,人生地不熟的,還被租房中介給騙了,找工作也不順利,一腔熱情瞬間化為虛有,雖然很沮喪,但我告訴自己一定不要放棄!不久后,便找到了現在這份工作,開始的時候每月工資不到兩千,連房租和日常開銷都不夠,每月家里還要給些補貼,那段日子特別難過。”憶起最初的奮斗經歷,趙娜恍如昨日。
如今,趙娜月薪突破萬元,從滿是蟑螂的地下室搬到了精裝修的一居室,平日的生活也充滿了小資的情調。當時我就抱定一個信念:我一定要留下!我喜歡大城市快節奏的生活,它會促使人不斷去學習,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另外我很喜歡我從事的工作,它需要有創意,可以充分調動我的腦細胞,體現自我價值;而且大城市資源豐富,娛樂活動也多,今后對我孩子的成長發展更有利,這些都是我堅持到現在的原因。”趙娜渴望扎根于此,能讓自己的下一代過上全新的生活。
留在打拼的城市,擁有自己溫暖的家無疑是許多打拼族的夢想。但是,面對“北上廣“的高房價,以及漂泊無定的生活與工作,很多豪言壯語瞬間灰飛煙滅。四年前,我的積蓄在廣州連首付都不夠,回臨汾卻買了一套三室一廳。”在家鄉開展新事業的張翔說:回家并不代表認輸,關鍵在于是否找對了努力的方向。其實,不論城市大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在哪兒都能創造財富,就看自己會不會選擇。”(記者 李靜 實習生 李羿玫)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