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活,有些學生選擇了外出打工,有些選擇在家幫助父母做家務……還有一些學生的假期生活被各式各樣的輔導班“霸占”。2月12日,記者走近這樣一群學生,他們把假期奉獻給了“工作”,卻從不喊累、不喊苦。他們說寒假生活因為有了工作更具價值。
“我成為了一名洗車工”
刺骨冰冷的涼水讓李麗的手指腫大了兩圈,第一次當洗車工的她,雖然工作很苦,但絲毫沒有怨言。
李麗22歲,目前就讀于同文職業技術學院,1月13日放假回到臨汾,14日就在一家洗車店當起了洗車工。“我家境不好,只能依靠寒假時間多干一些活,減輕家里的負擔。招短期工的地方少之又少,而且工資也不高,放假前一個月,我就開始四處找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洗車店。”李麗說,從2008年暑假她就開始在外打工,飯店的服務員,富士康做工人等等,曾經都是李麗的職業。
當李麗的媽媽問她,那么涼的水,你不怕?女兒回答道:不管水再涼,活再累我也要干。水涼,那我使勁兒干活,直到身上都發熱,就感覺不到寒冷。”李麗說:我的生日是正月初五,往年在外地打工,不能和爸媽一起吃團圓飯,今年終于在家過了個生日。”
“我幫爸媽掃大街”
90后的王爽是一名環衛工人子弟,目前就讀于安徽中醫藥大學,她說,能幫爸媽分擔工作是最幸福的事情。
“媽媽是一名環衛工人,但是我卻從來沒有覺得這份的職業有什么丟人之處,相反,作為一名環衛工人子弟,我認為這項工作很光榮。”王爽說,春節期間下了雪,路上的積雪和冰加重了媽媽的工作負擔,幫媽媽干活是我義不容辭的義務。在這個寒假,王爽連續7天工作在環衛一線,回到家掃地、拖地、做飯等家務活也不在話下。
王爽從初中就開始幫媽媽掃大街,就連媽媽的同事都不住地夸獎:“我在大街上見過這個姑娘幫她媽媽干活,大冷的天,孩子能跟著出來打掃衛生真是非常不容易。”王爽卻笑著說:真正掃過大街之后才能感受到,父母為了養育我們,有多么不容易。多幫爸媽干點活,是我應該做的事情。”(記者 弓佩玉)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