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三論貫徹落實市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會議精神
本網評論員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戰役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當其沖的重大階段性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市高位推動,持續發力,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實質性突破,全市實現35.2萬貧困人口脫貧,413個貧困村退出。脫貧之路,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我們必須準確把握扶貧格局新變化,從注重全面推進幫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貧困地區攻堅轉變,從注重減貧進度向更加注重脫貧質量轉變,從注重完成脫貧目標向更加注重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轉變,從注重找準幫扶對象向更加注重精準幫扶穩定脫貧轉變,從開發式扶貧為主向開發式與保障式扶貧并重轉變,確保脫貧攻堅戰連戰連勝,奪取精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就是要聚焦深貧,集中攻堅發力。堅持精準施策,從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資金保障等政策舉措和體制機制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做好深度貧困自然村整村搬遷,“六環聯動”有序推進易地搬遷工程;瞄準深度貧困人口精準幫扶,探索完善、跟進落實保障性扶貧措施,確保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就是要質量為先,確保脫貧成色。脫貧攻堅戰,不僅要“打贏”,還要在“打好”上下功夫。要加強分類指導,在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縣的基礎上,積極打造脫貧特色縣,鞏固提升摘帽縣,統籌推進非貧困縣,確保工作有的放矢、不留死角;要綜合施策,確保貧困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要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重點建設路水電氣網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突出抓好具有普惠性、標志性的重點工作。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就是要把好標準,保持正確導向。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能吊高胃口。確保脫貧攻堅正確方向就是準確把握好“三保障”標準,即保障義務教育,降低貧困人口輟學率,讓貧困家庭孩子能夠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讓貧困人口常見病、多發病能看得起,得大病基本生活也能過得去;保障住房安全,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就是要自我發展,激發內生動力。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扶德結合起來,加快補齊“精神短板”,讓貧困群眾肯干愿干、敢想敢干、能干會干。改進幫扶方式,堅持正向激勵,樹立脫貧典型,加強思想教育,引進新思想新業態新模式,開展各種形式的比學趕超活動,提高群眾脫貧本領。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還要責任到位,持續狠抓落實。脫貧攻堅如同打仗,氣可鼓而不可泄。各級黨政一把手要帶頭落實“雙簽”責任,強化督導,改進考核,層層向下傳導壓力。各級各有關部門以及幫扶“三支隊伍”要結合實際,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格執行脫貧攻堅工作“周例會月匯報季總結”制度,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攻堅戰連戰連勝。
一年之計在于春,脫貧攻堅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精準發力拔掉窮根,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譜寫鄉村振興臨汾新篇章。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