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各級紀委下發關于確保春節廉潔過節的通知,對春節期間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提出明確要求。
“廉潔不廉潔,關鍵看過節”。黨的十八大以來,“四風”現象已成過街老鼠,黨風政風不斷凈化。但每逢過年過節,紀檢監察機關總要念念“緊箍咒”,拍拍“驚堂木”,用心可謂良苦。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必須落到細節落到小處,注重細節小事,防止不守“小節”而失“大節”。過年過節,尤須嚴防緊守,扎緊拒腐防變的籬笆。
中國人素有節假日走訪聚會、禮尚往來的傳統,人情往來也容易變味為不正之風。從披露的諸多腐敗案件看,落水官員防腐拒變思想大堤的崩塌,不少始于逢年過節所謂的“人情往來”“盛情難卻”。隱蔽性、普遍性、頑固性等是“四風”問題的主要特征。而“節日病”的根子難以拔除,根源主要在于約束權力的籠子有待進一步扎牢織密。只要權力尋租還有空間,所謂“增進感情”的各種腐敗就不會絕跡,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等腐敗現象也就只會蟄伏一時,并伺機反彈。
警鐘長鳴是為了清風常伴。以節假日為切入點加大整治“四風”力度,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但在節前提醒的同時,還應繼續強化節中督查和節后問責,讓“四風”問題無處遁形,讓熱衷于“四風”者膽戰心驚,不敢再心存僥幸。治理黨員干部“節日病”,防止干部節日“失節”,應當標本兼治,既要斬斷“釣魚”的“誘餌”,又要加強黨員干部管理,扎緊制度的“籠子”,清除貪欲之“念”,嚴把制度之“關”,加強干部隊伍經常性教育,警鐘長鳴,增強自身抵抗力,練好“護體神功”。(魯庸興)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