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地價”、“零租金”、“零稅賦”、“零規費”、“零干擾”……一系列優惠政策密集出臺;高村、鳳城、新田……一批服裝加工園區陸續建成投入使用;市財政投入1000萬元集中扶持;100多家商貿加工戶先后落地……近幾個月,侯馬市商貿加工企業的招引、落地、開工、生產,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局面。
商貿市場曾是侯馬的傳統優勢產業,但隨著近十年來交通、信息的迅猛發展,侯馬的區位優勢逐漸淡化,加上市場設施老化,尤其是商貿加工業基礎薄弱,導致商貿市場發展停滯不前,輻射范圍逐漸萎縮。侯馬商貿經濟,到底路在何方?
診脈開方繪藍圖
2013年,市委、市政府著眼全國,聚焦商貿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先后組織10多批次干部、商戶代表,分赴義務、上海、南京、鄭州、廣州等地,考察商貿經濟發展情況。宏大的規模,先進的設施,科學的管理,尤其是遍地開花的商貿加工企業和加工戶,讓侯馬人大開眼界。“咱們缺少加工業支撐,商貿市場就沒有根,就停留在‘二道販子’尷尬境地。”一位考察歸來的干部深有感觸地說。
看清了世界,再細察自身。2013年8月,侯馬對從事服裝、鞋襪、布藝類加工的企業和商戶摸底調查,結果顯示,全市大小商貿加工企業、加工戶僅有51家。不僅數量少,而且規模小、分布散、效益低,無法支撐起振興商貿經濟的“復興夢”。
“侯馬的發展出路在商貿,商貿發展的出路在加工。”經過反復考察,多方“會診”,科學總結,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上下達成了共識。2013年,該市提出了奮力振興工業、商貿、城鎮“三大經濟”的發展戰略。2014年,市委、市政府再次明確,振興商貿要抓好“商貿加工”、“物流倉儲”、“電子商務”和“市場提檔升級”,把商貿加工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
侯馬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侯馬市委書記李朝旗多次堅定地說:一定要在發展壯大商貿加工業上取得突破性成效!
市長王煦杰指出:要建立加工基地,延伸產業鏈條,走經營、加工一體化路子。
侯馬發展商貿加工業的“路線圖”逐漸清晰。
固根培元栽梧桐
欲繁其枝、豐其果,必先沃其土、壯其根。去年以來,侯馬先后出臺了《振興商貿經濟的實施方案》《發展商貿加工業的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對新落戶的商貿加工企業實施“零地價”、“零租金”、“零稅賦”、“零規費”、“零干擾”的“五個零”優惠扶持。
高標準的加工園區,是商貿加工企業發展壯大的載體。2013年,侯馬在4個農村鄉辦規劃建設了5個服裝加工園區,新建和修繕了一批廠房車間,實現了通路、通電、通水、通通訊;今年,再次規劃了服裝、鞋帽、物流、家居、食品5類商貿發展園區,為商貿加工企業的繁育發展提供優良的發展平臺。
多措并舉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難。2013年,侯馬市政府專門拿出1000萬元風險補償金,與建行侯馬支行推出了專門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助保貸”業務,先后組織有關部門和企業人員舉辦了2期貸款業務培訓。近日,該市又與冠群馳騁商務信息咨詢(天津)有限公司成功簽約,共同搭建侯馬市中小微企業民間資本服務平臺,中小微企業又多了一條融資渠道。到目前,全市已經發放“助保貸”貸款2470多萬元。高村加工園區雅峰制衣有限公司首批獲得了420萬元助保貸支持,公司總經理肖登峰說:“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啟動階段得到資金支持,就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目前,該企業已完成了前期建設,即將投入生產。
技術培訓是解決人才和勞動力的重要措施。去年12月,該市鳳城鄉舉辦婦女服裝裁剪培訓班,全鄉80余名農村婦女參加了培訓;市職業中專投資30余萬元購買了100臺縫紉機和一套裁剪設備,創建了服裝專業實訓基地;路東辦舉辦商貿經濟創業培訓班,轄區內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畢業生、小企業創辦者及下崗失業人員30余人參加了培訓…… 雄關漫道從頭越
招商引資是振興商貿的關鍵一步。除了傳統招商方式,侯馬市招商局、商務局、中小企業局等部門,創新舉措,開拓了以商招商、微信招商、微博招商、服務招商等多種渠道。
招商人員在項目勘察選址、前期手續、協調土地等各個環節,全程跟蹤服務。當得知一個紡織基地項目欲在山西投資后,招商人員先后2次赴河北考察、4次到臨汾、9次下運城、6次在當地接待企業來人考察……真誠而頑強的精神感動了對方,終于使項目成功簽約。目前,一大批項目正在加緊洽談中。
宏盛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是去年成功引進的一家福建制鞋企業,主要生產休閑運動鞋。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資3100萬元,一條生產線已經順利投產,年生產各類鞋品150萬雙,提供就業崗位近300個。年內二期工程將再建3條生產線,年產鞋品將達350萬雙,可提供就業崗位1500人以上。該公司總經理李強介紹說:“下一步,我們要把福建晉江更多的加工企業帶進來,分別加工鞋品的各個部件,形成上下游產業緊密關聯、配套生產的鏈條,最終在侯馬形成集群發展的鞋業園區。”據統計,2013年,先后有100多家商貿加工戶在侯馬落地。今年前半年,又有23家商戶來侯創業發展;到年底,預計全市商貿加工戶可達到200家。5個服裝加工園區初具規模,晉新服裝等5家企業成功入駐高村鄉加工業園;冠達被服加工等項目入駐新田鄉馬莊加工園,今年3月已開工生產;晉狼粗布加工擴產項目已入駐鳳城亞歐橋服裝加工園;上馬林機廠加工園區也已有企業入駐。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侯馬的商貿加工業才剛剛起步。人們殷切期待著晉南商埠重地“旱碼頭”再次走向新輝煌。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