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韓曉芳)今年,我市發改委將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全市轉型跨越發展的推動力。
近年來,盡管我市努力加快結構調整,加快新興產業發展,但仍存在“量小點少”的問題,難以支撐起全市轉型跨越發展大局。除煤焦冶電四大支柱產業外,我市工業中目前占比超過1%的只有裝備制造業(3.2%)和化工業(3.9%),以采掘、原材料初加工為主的產業仍占到全市工業經濟的85%以上。傳統產業發展空間縮小、優勢減弱,新興產業支撐不足,我市產業轉型迫在眉睫。
目前,我市堅定不移地推進化解產能過剩工作。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通過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積極、穩妥、扎實做好鋼鐵、焦化、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工作。要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鋼鐵、焦化、水泥等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全面清理、分類處置在建違規項目,未開工的一律不得開工、已經開工的一律停建,確有必要建設的必須按程序報省和國家認可后依法依規補辦相關手續,未予認定的一律不得續建。
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把化解過剩產能與優化產業布局、加大技改提升、延伸產業鏈條結合起來,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優勢,進一步發揮傳統產業的比較優勢和支柱作用。支持冶金行業加快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支持資源就地轉化、精密鑄造等項目;支持焦化行業“上下聯產、焦化并舉”、焦化產品深加工等項目;支持建材行業節能節電、污染減排、余熱發電等項目;繼續抓好煤電一體化發展,積極爭取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為我市“十二五”裝機容量達到800萬千瓦打好基礎。
全力推動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研究制定我市關于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爭取在一批重大項目的帶動引領下,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保持新興產業增速快于傳統產業的勢頭,促使一大批具有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概念的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方面,今年要全面完成五馬水庫、曲亭水庫和11座病險水庫的建設及治理任務。加快推進引黃、禹門口東擴、古賢水庫等水利工程建設,進一步夯實我市農業水利基礎。要扎實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保持全市耕地總量不減少。要以現代農業園區和規?;亟ㄔO為重點,以“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為主攻方向,加快“四個百萬畝”特色農業基地建設。要進一步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業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特色、高質、高端、高效的“一特三高”發展路子。要加大西山五個國家貧困縣與省屬大集團確定的11個項目的推進力度。扎實辦好“五件實事”,全面抓好新農村連片示范區和重點推進村建設,不斷提升新農村建設整體水平。
同時大力推進服務業發展。突出抓好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重點領域。物流業要重點推進山西國際陸港園區、臨汾空港等現代物流園區建設。旅游業要加快曲沃晉國博物館、洪洞廣勝寺、霍州七里峪等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著力發展金融服務、研發設計、現代物流、融資租賃、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