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李輝)隨著北京—臨汾“3小時交通圈”的逐步形成,我市逐漸成為京津地區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APEC期間,早上在北京吃早點,中午到大槐樹尋根祭祖,下午到壺口感受母親河的洶涌澎湃,次日或前往堯廟—華門體驗堯文化的博大精深,或走近云丘山探訪古老獨特的中和文化,方便快捷、行程緊湊、內容豐富、體驗溫馨,這已成為首都游客體驗“臨汾金秋游”的普遍方式。
APEC期間,臨汾旅游熱點景區首都游客接待火爆。據統計,截至11月11日下午5時,我市共接待游客45萬人次,同比增長30.5%,接待北京游客8.2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20%,熱點景區日均接待與十一旅游黃金周基本持平。
壺口瀑布景區成為各地游客特別是首都游客的首選,共接待首都游客3.9萬人次,壺口岸邊常常擠滿了觀賞和拍照的游客,洶涌的客流還帶動了景區周邊經濟的發展,景區內餐飲酒店門庭若市,酒店負責人笑得合不攏嘴。吉縣特色旅游商品銷售火爆,紅彤彤的吉縣大蘋果成為首都游客的首選,一位賣蘋果的大嬸高興地說:“早上運了一車蘋果過來,客人們一箱一箱地搬,不大一會兒就全賣完了。”大槐樹景區更受到團隊游客的喜愛,APEC期間共接待首都游客1.5萬人次,景區入口處游客常常排起了長龍,景區內擠滿了旅游團隊,各個旅行社的導游緊張的聚攏著各自團隊。景區為游客舉辦了移民實景劇、傳統婚慶表演、鐵鍋記等情景劇表演,引來了首都游客的高聲喝彩。
除壺口、大槐樹等對外知名度高的景區游客火爆之外,云丘山景區近年來宣傳促銷力度強勁,雖然距離較遠、車程較長,但是有著千年塔爾坡古村落、道教全真道文化和獨具特色的中和文化,也吸引了大批的北京游客。
我市金秋旅游“優惠獎勵月”自11月1日至30日結束,之所以能呈現反季節逆勢增長,源自前期推介會上的營銷鋪墊以及對旅游市場和時機的精準把握。10月28日,以“氣脈河汾、唐堯圣地”為主題的“山西省·臨汾市2014金秋游(北京)聯合推介會”在北京舉辦。我市針對北京游客量身打造的尋根祭祖2日游、親子體驗考古3日游、精品景區4日游3條精品線路。此外,我市還推出了針對北京市民及北京市轄旅行社的優惠政策,其中,APEC會議期間,我市東岳廟、小西天、乾坤灣、人祖山、晉國博物館、荀子園、仙洞溝、彭真故居、汾河公園9家精品景區對北京市民免除景區頭道門票,11月1日至30日,壺口瀑布、人祖山、大槐樹、蘇三監獄等20家精品景區對北京市民實行頭道門票五折優惠。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北京市民,憑本人有效證件,一律免收頭道門票;北京市旅行社組織團隊到我市旅游,單團人數達50人以上,并游覽3個景區以上、住宿1夜的,按團隊實際游客人數,每人獎勵50元。
在加強宣傳推介的同時,各旅游景區未雨綢繆、苦練內功,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積極應對游客高峰,確保各地游客特別是北京游客在我市游得開心、游得順心。
APEC期間,我市各主要景區全面啟動游客接待預案,延長了工作時間,增派講解員提供講解服務,針對旅游團隊多、自駕車多的實際,景區在進入景區的主要路段設置旅游服務臺,在景區進口、出口安排工作人員引導,抽調大量人員到一線開展安全巡邏、秩序維護、旅游咨詢等工作,壺口景區還特別增加了8輛觀光車、設置了北京游客專用售票窗口、增加了10名安全員。各縣(市、區)旅游局也加強了應急處理和信息收集工作,密切關注游客最新動向。市旅游局也抽調骨干人員深入景區一線,現場解決問題、收集采訪有關信息,為“臨汾金秋游”活動的順利推進,為首都游客的健康、文明、安全旅游提供保障。
市旅游局局長李艾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市金秋游的成功舉辦,是近年來旅游大招商、大建設、大服務條件基本成熟的情況下,第一次瞄準旅游客源市場開展的精準營銷,是依據市場潛在趨勢創造新的旅游需求的一次有益探索,為今后我市在主要客源地開展專項營銷、改變旅游淡季現狀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責任編輯:付基恒
上一篇: 感冒“難纏” 鍛煉預防
下一篇: 《堯都區企業養老保險年鑒》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