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3年最難就業季,2014年迎來更難就業季,進入四月份,各高校畢業生也紛紛進入了求職沖刺階段,招聘方也紛紛“厲兵秣馬”,希望為企業引進優秀人才。然而,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雖然雙方都是熱情高漲,但招聘與求職的形勢依然面臨兩難境地。
◆用人單位:人難招
位于向陽路的臨汾人才市場的門外展板處貼滿了招聘信息,會場內的展位也早已聚滿了招聘方,求職者更是絡繹不絕,整個招聘會呈現出火爆的場景。但當記者詢問招聘情況時,用人單位紛紛搖頭嘆氣,上前詢問的不少,但真正有意向的并不多,有些甚至是父母替兒女來求職的。”某廣告公司負責人無奈地說道,本想趕著畢業季為公司輸入些新鮮血液,卻發現今年比往年更難招人。
“現在年輕人心氣兒高。得體面、工資高、時間自由、又不想太累,剛畢業就想安逸,哪有這好事,最后只會落個‘高不成,低不就’。”某房地產招聘主管黃先生發出感慨,現在年輕人基本都是獨生子,從小在“安樂窩”里長大,難融入社會,寧愿啃老也不愿吃一點苦。
難招人,同時難留人,某金融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解釋,不少求職者進公司前豪言壯語,但呆不了多久又跳槽了,不是眼高手低,就是遇到點困難就“打退堂鼓”,要知道只有腳踏實地,積累一定經驗后,才具有選擇的余地,否則即使跳槽也不會有很好的工作機會。
◆畢業生:機會少
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的白樺,大四就開始在網上發求職簡歷,也 經常去人才市場,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大學主修法律,但發現在臨汾對口工作少,選擇余地小,又不想放棄自己的專業優勢。”白樺糾結道,想了想還是去大城市尋求發展,資源比較多,也更鍛煉人。
和白樺不同,張嘉是山西大學的一名大四生,但由于考研失利,開始奔赴于臨汾和太原各大人才招聘會,也面試進了不少公司,但都呆不長。用張嘉的話來說就是“廣撒網,多捕魚”,只有涉獵多個行業,才能找見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在記者采訪中發現,像張嘉這種想法的畢業生不在少數,另外還有很多學生是為了追求穩定的工作,努力奮斗各種事業單位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加入“萬人擠獨木橋”的隊伍中。
一面是招聘方抱怨人難招,另一面是求職者感嘆機會少,針對此現象,記者采訪了山西師范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的趙老師。“求職者熱衷的行業與用人單位的人才缺口之間存在一定的錯位,導致出現招聘和就業兩難的局面。”趙老師介紹,從求職者方面說,不少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將自身價值定位過高,而實際能力又偏低。對此,畢業生應從實際出發,選擇力所能及適合的工作,避免眼高手低,調整心態;從招聘方面談,企業也要多給求職者入職的機會,增加人文關懷,用自己的企業文化、企業魅力吸引和吸納更多求職者主動前來,同時多增加與求職者的溝通,雙方尋找契合點,求同存異,才能真正解決兩難問題。
記者 李羿玫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上一篇: 簡歷“注水”普遍 呼吁誠信求職
下一篇: 本網記者走進西藏楚布寺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