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李阿姨,這是您要的東西,我給您捎過來了。您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給我打電話。”“秀花,老是麻煩你,太感謝了!”……12月7日晚8時,下班后的大寧農商行新城支行綜合柜員張秀花敲開李阿姨家的門,把為老人代買的東西放下后,和老人坐下來談心。
原來李阿姨老伴去世多年,兒女常年不在家,平時獨自一人生活。張秀花在工作中結識了李阿姨,了解到老人的這一情況后,每次都留心為其辦理業務提供方便。“除了正常的業務辦理外,我還會上門去陪陪她,有時候她需要繳納醫保、捎買東西等事,我就幫著辦了。我們平時常坐一起聊家常,經過一次次的接觸,關系越走越近。李阿姨為了感謝我,主動聯系她的子女、親戚來我這辦業務,幫我完成工作任務。”李阿姨經常對鄰居們說:“秀花是個好姑娘,老幫我辦大大小小的事,服務就是好!我們雖然不是親人但處的像親人一樣!”
這是張秀花工作的日常。作為一名綜合柜員,在她身上有著許多這樣溫暖服務的事例。工作多年的張秀花始終將“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作為自己服務的目標,近期結合總行開展的活動,她走進周邊商戶、社區村莊深入宣傳活動方案,動員群眾來農商行辦理存款業務,成功完成全年存款任務目標。截至目前,她個人吸收存款1430余萬元,較年初凈增112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40%,為新城支行全年任務的完成作出了突出貢獻。
“把工作平臺當作人生的舞臺充分展示自我,在每天的柜面服務了解到群眾訴求后,我會有針對性地向群眾宣傳各類業務,包括一些定期性的存款品種、理財類產品等。工作之余,我經常走街串巷,進行定期回訪,為群眾送去一些最新的金融政策,也虛心征求群眾對我們金融工作的意見建議,然后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張秀花通過這種細致、周到、全面的服務,不斷改進服務方式,努力提高服務水平。
在農家小院、商戶門店、街頭巷尾,經常活躍著張秀花的身影,用她的話說:“我的服務要超越柜臺、超越上班的8個小時、超越單純的業務范圍,更要勇于超越自我,把服務送到群眾的身邊,解決他們的難題,努力讓群眾滿意!”帶著這樣的想法,張秀花在工作崗位上始終把群眾放在首位,堅持做好優質服務,盡自己最大努力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受到群眾的高度好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由于張秀花業務突出,成績優異,多次被大寧農商行評為先進,而她卻從未忘記自己金融服務者的使命和擔當,始終奔波在服務的道路上,用赤誠之心貢獻著農信人的青春與力量!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