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7日,翼城縣委書記王淵,縣委副書記、縣長劉鋒一行赴嘉峪關,就翼鋼公司破產清算及下一步發展,與酒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得信,酒鋼集團總經理魏志斌溝通座談,并就相關事宜達成共識。
晉南鋼鐵集團、酒鋼集團及縣法院、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參加。
座談中,魏志斌對酒鋼集團當前主要生產經營情況作了說明,翼城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翼鋼公司破產進展情況及該公司部分資產拍賣情況。
翼城縣文化底蘊深厚,是唐堯故地、晉國源頭。翼城縣工業基礎扎實,翼鋼公司2001年落戶翼城后,改變了翼城縣有鐵無材、有煤無焦、有鐵無鋼的歷史,幫助翼城構建形成了完整的重工業體系,對翼城鋼鐵產業優化升級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二十年來,翼鋼公司為推動翼城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省委推進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以及市委對產業集聚區和開發區的高度關注下,翼城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一區三園”發展思路,為翼鋼公司的破產重組、產業轉型,以及翼城縣與酒鋼集團的再度合作創造了良好機會。
王淵首先轉達了臨汾市委、市政府對酒鋼集團的深切問候,向多年來酒鋼集團對翼城各項事業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表示,當前翼城已經步入了轉型發展的黃金期,投資環境越來越好,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翼城縣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酒鋼集團鋼鐵新材料布局以及翼鋼的發展提供最好、最大的支持,全力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為雙方合作共贏提供最優服務、創造最佳環境。希望雙方能夠風雨同舟、共克時艱,全力推動翼鋼破產重組進度,同時也希望在新基建、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等其他領域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戰略合作,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范圍實現互利共贏。
劉鋒希望,酒鋼集團能夠繼續關心、關注、支持翼鋼的盤活發展,快速有序推進翼鋼破產步伐,繼續深化和翼城的戰略合作。翼城縣也將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酒鋼集團在翼城創業發展提供更為優質的政策和服務環境,并積極對接企業長遠發展規劃,在更多領域拓展合作空間,推動企地雙方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酒鋼集團負責人希望雙方建立起專班溝通機制,在翼鋼破產重組、項目合作等方面積極溝通,定期會商,通過網絡、視頻等多種方式加強聯系,找準切入點、共同點、合作點。同時,酒鋼集團也會充分考慮翼城縣產業集聚園區,爭取讓更多更好的項目落戶園區,為翼城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與會人員還到酒鋼展覽館、碳鋼薄板廠、電調中心、東興鋁業進行了參觀。 (李茁壯 李雅鵬)
引進小麥新品種 保夏糧豐產增收
央視《新聞聯播》聚焦翼城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咱翼城上《新聞聯播》了”!這幾天,央視各大頻道連續報道翼城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消息,被當地干部群眾廣泛刷屏轉發,也極大提升了廣大農民朋友加入托管服務、實現增產增收的信心。
6月9日,央視《新聞聯播》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確保糧食優質高產》為題,播發了翼城縣依托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種植方式、實現小麥豐產豐收的新聞。
6月6日和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經濟頻道《第一時間》欄目和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先后播發了4條新聞節目,介紹翼城縣農業生產托管引進小麥新品種,以“耕種防收”全程服務,確保夏糧豐收、農民增收的經驗做法。
近年來,翼城縣堅持行政推動和社會服務銜接配合,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形成了“三級體系強組織、四化建設保服務、五個降減重落實”的農業生產托管“翼城模式”,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充分肯定,被列為全國農業生產托管20個典型案例之一。通過建立縣級農業社會化服務聯合體、鄉鎮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村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站“三級體系”,為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提供了組織和服務人員保障,切實解決了農村“無人種地”的問題。通過推行作業標準化、服務規范化、管理統一化、技術實效化“四化建設”,嚴把嚴控質量標準,解決了“怎樣種好地”的問題。通過統一采購降低農資成本、連片規模生產降低農機作業成本、專業組織服務降低農民種地務工投入成本,精準使用綠色綜合防控技術減少農藥用量、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新型肥料應用減少化肥用量“五個降減”,實現了增產增收的目標。
今年,翼城縣又在全省第一家探索施行“政府、托管組織、銀行、期貨、保險、農業擔保”“六位一體”全周期式農村綜合金融創新服務試點,通過金融保險服務托底,有效降低自然風險和作業風險,進一步提高了托管群眾和托管組織的積極性。翼城農業托管服務經驗也先后被《半月談》等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體關注。
通過三年的實踐,翼城農業托管服務面積從3萬畝增加到今年的15萬畝,服務內容也正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延伸,由點面向全縣域延伸,由環節托管向全程托管延伸,力爭走出一條經濟、社會、生態三種效益共贏之路,一條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連通之路,一條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李茁壯)
助殘脫貧 決勝小康
——走近“心靈之翼”助殘志愿者團隊
志愿者團隊看望困難殘疾群眾
2020年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近日,記者來到臨汾市翼城縣,走近“心靈之翼”助殘志愿者團隊,感受他們帶給貧困殘疾人的感動與溫暖。
堅定“助殘扶貧”信念
五月的翼城,草木蔥蘢。在縣城東25公里處的上吳東村,十余個農民正在百畝蘋果園里勞作。
上吳東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適合蘋果生長。為使廣大群眾能盡快脫貧致富,今年年初,翼城縣委、縣政府籌建了百畝蘋果園。山西鳳翔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杰得知這一消息后,籌措資金注冊山西翔翼農業合作發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化管理運作蘋果園,吸納周邊貧困殘疾人員來果園勞作。
62歲的陳壽義右臂有殘疾,本不是個好勞力。張俊杰聽說他家特別貧困后,二話沒說便安排他到蘋果園工作,每月干活有工資,三年后果樹掛果還有收益。
“賠了錢算我的,賺了錢都分給你們。”果園建設之初,張俊杰給在果園干活的農民吃了定心丸。
張俊杰在翼城山溝里長大,更能體會弱勢群體的不易。“我一定要帶領他們脫貧致富。”為了改變家鄉面貌,21年來,他累計捐款90多萬元。
張俊杰投資建起了愛心企業“山西鴻源翔服飾有限公司”,解決了30余名殘疾人的就業問題;連續三年為貧困地區的學校及特教學校捐贈校服、學習用品3000余套,資助35名殘疾困難家庭學生完成了學業。2017年6月,張俊杰又創辦了山西鳳翔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吸納了智障、肢殘、聽障等眾多殘疾員工,并引進了50多輛電動三輪保潔車,盡可能減輕殘疾員工的勞動強度。
為殘疾人插上“心靈之翼”
1月10日,一場“迎新春 獻愛心 扶貧助殘座談會”在翼城縣“心靈之翼”國學教育培訓基地舉行。
“‘心靈之翼’志愿者協會是去年12月成立的。”翼城縣殘聯理事長賈麗娟介紹。“心靈之翼”志愿者協會以弘揚中國文化、傳播人文知識、提供人文關懷、促進社會和諧為宗旨,致力于傳承、弘揚和光大中國文化經典,志愿傳播助殘服務文化和理念、弘揚志愿助殘服務風尚,它的成立也標志著翼城縣助殘志愿者工作進入組織化、公益化、規范化、社會化運作的新階段。
基地成立幾個月來,已經開展了以國學教育、心理咨詢、服飾禮儀、茶藝文化、書法培訓、二胡音樂等為一體的公益活動。聘請了邊向輝、安政幾名殘疾人為國學講師,他們用親身體會和經歷針對殘疾人的生理、心理特點,運用國學知識告訴大家怎樣發揮殘疾人的自身特長,自強自立,使殘疾人更加奮發向上、生活更加美好和諧。
從受助人變為施助人
1976年出生的邊向輝本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14歲時被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后,隨著病情加重,逐漸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但她立志要振作起來,做一個自信堅強的人,既有能力孝順父母,又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2012年開始,我做過期貨交易,開過淘寶店,做過網絡培訓、信息平臺,和朋友合伙開過公司,還做過某品牌的代理商。2019年加入‘心靈之翼’志愿者協會后,我成為‘心靈之翼’國學教育培訓基地講師團的一名講師。”
如今的邊向輝開朗自信。自從加入“心靈之翼”志愿者協會后,邊向輝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國學、講國學上,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她更加積極陽光、熱愛生活。做一名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成為她未來努力的方向。
“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對于殘疾人來說,扶志以自立,扶智以自強,顯得尤為重要。翼城縣“心靈之翼”志愿者團隊所取得的成績,正是我省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的一個縮影。
《山西青年報》記者 郭麗菲
誰言山鄉無迤邐
——翼城西閻河蚌舞
河蚌舞,亦稱“逗河蚌”,是流行于翼城縣西閻鎮堡子村和隆化鎮黃家鋪等村的自娛性民間舞蹈,尤以堡子村特色獨具。“誰言山鄉無逸麗,渾然天成一奇珍。”在遠離江河湖海的北方偏僻山莊,能夠活躍著一支頗具水鄉意蘊的藝術表演形式,實屬罕見。
2009年6月,堡子河蚌舞被列為省級傳統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據傳,堡子河蚌舞起源于清嘉慶年間。“神奇河蚌,光鮮動人,珍珠之搖籃,碧水之精靈。”由于河蚌能產珍珠,人人皆欲得之,所以人們便設計出漁翁劃木船、挑魚擔,帶魚鸛、攜漁網釣竿共逗“河蚌精”的歡樂舞蹈。據該村老藝人王立殿講,王家是河蚌舞世家,他的師傅是王興業(1896-1967年),僅自王興業至今,歷金、朝、興、懷、立、國、觀等輩,前后已有180余年歷史。
20世紀50年代前,河蚌舞以逗蚌人和“河蚌精”雙人表演為主。后來表演形式逐漸豐富,“河蚌精”數量由一只增加至四只或八只,逗蚌人也由一人到多人,同時豐富了表演隊形,使內容更加充實,形式更加完美。堡子河蚌舞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出了名。1942年,王興業帶隊到縣城參加社火表演后,全縣10多個村子爭相邀請他們去表演。1961年王興業已年邁七旬,仍帶隊參加縣城文藝大賽,在北關西廟舞臺上,以精彩的表演贏得滿場喝彩。
河蚌舞表演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逗”,二是“擰”。
“逗”的一方有老船夫、釣魚人、擔魚人、小丑等。“擰”的一方則是由年輕姑娘、媳婦扮演的“河蚌精”。表演時,場上色彩斑斕,人物栩栩如生,蚌精形象優美、活潑可愛,漁翁和漁童表演風趣幽默,你逗我躲,逸態橫溢,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張美恭老先生在其《堡子河蚌舞賦》中云:“漁翁蕩花船,漁婆抖花巾,漁童舞長竿,老鸛呆目瞪。河蚌女,乖精靈,眸流波,腰肢擰。時而蓮步輕移,時而跌打滾翻,時而絡繹飛散,時而颯葛合并。躲躲閃閃,惶惶而又凄凄;張張合合,嗔嗔而又忿忿:人間都欲得珍珠,可知珍珠咋養成?逗蚌人,興正濃,你推我揉亂紛呈。嬌嬌河蚌女,柔美又輕盈;兩者相與嬉,斗智又逗情。舒緩時若行若翔,若傾若俯;激越時龍飛九天,風起云涌。層層疊疊蛇蛻皮,呼呼扇扇龍卷風,孔雀開屏光燦燦,鷂子翻身讓人驚。不知誰勝又誰輸,若即若離軼態橫。觀之愉悅情懷,哀《蟋蟀》之局促;賞之幽默風趣,嘉《關雎》之不淫。”
堡子“逗河蚌”以濃郁淳樸的山鄉風情征服了廣大觀眾,也必將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和神韻走得更遠。
翼城縣文化和旅游局供稿
圖片由翼城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