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農業總產值完成183億元,同比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755元,增長11.4%,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2個百分點,增幅連續四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較好地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目標。
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
通過加大種糧補貼力度、實施糧食高產創建、中低產田改造、保護性耕作、地膜覆蓋技術推廣、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等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種糧積極性,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實現糧食總產量連續五年增長。全市糧食播種面積779.76萬畝,比上年增長1.4%,糧食畝產707.2斤,增長5.4%,糧食總產量27.575億公斤,比上年增長6.8%,增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通過產業增收、項目增收、政策增收、勞務增收等措施,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755元,比上年增長11.4%,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之比2.7:1,增幅連續四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
特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堅持發展特色,建設精品,推動特色產業集群集聚,“三個百萬畝”基地規模進一步擴大。新發展水果面積11.1萬畝,改造老果園10.9萬畝,水果總面積195.8萬畝,總產111.8萬噸,比去年增產11%。其中西山水果基地達到102萬畝,占全市水果總面積的52.1%。新增設施蔬面積3.89萬畝,蔬菜總面積93.95萬畝,總產328萬噸。
農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
通過狠抓農產品加工“513”工程,實施項目貸款貼息、開展政銀企項目對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達70.01億元,同比增長16.1%。全市新、改、擴建項目70個,總投資73.6億元,完成投資29.3億元。市級落實15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各縣(市、區)落實產業化扶持資金共4570萬元。轉產引資項目41個,總投資29.5億元,完成投資14.4億元。
現代農業示范區加快發展
全市重點培育打造了洪洞天澤現代農業示范園、曲沃晉之源太子灘現代農業園區、浮山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區、汾西洪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這些現代農業園區因地制宜,融入了設施農業、高效農業等眾多現代農業元素,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去年,曲沃縣被列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高
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一手抓標準化生產,一手抓執法監管,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積極推進縣級監管檢測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全市蔬菜、水果檢測合格率分別為98.42%、100%,繼續保持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向好的局勢。
深化農村改革邁出一大步
土地確權方面。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17個縣(市、區)30個鄉鎮51個村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土地流轉方面。積極穩妥推進土地流轉,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66.93萬畝,占全部家庭承包經營土地面積的11.3%,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經營土地面積比例較高的是侯馬市、曲沃縣、隰縣。家庭農場發展方面。按照省廳《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全市認定家庭農場950個。其中3個獲得“2014年度山西省示范性家庭農場”稱號。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新面貌
編制完成了《臨汾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規劃綱要(2014—2020年)》、《臨汾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14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組建了實體化辦事機構,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并將這項工作納入全市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作為重點工程推進。啟動實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極大地改善了農村面貌,廣大農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四大工程”完成投資17.77億元。 記者 范韶華 楊文婷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