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鄭曉軍 張春茂) 6月6日,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專家,對我市堯都區大陽鎮岳壁村的“旱地小麥一優四改探墑溝播綠色栽培技術”旱地小麥示范田進行了實收測產。經專家組測定,示范田畝產達579.9公斤,創造了面積3畝以上連片種植旱地小麥山西省高產紀錄。
現場進行實收測產的專家由省農業農村廳、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等5家單位的10位專家組成,經現場稱重,種植“品育8155”小麥品種的4.2畝示范田實收鮮重3095公斤,按照國家商品糧儲藏標準含水量(13%)計算,實際產量2435.77公斤,折合畝產579.9公斤。
“旱地小麥一優四改探墑溝播綠色栽培技術”由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研發,主要針對我省旱地小麥生育期干旱少雨、降雨錯位、土壤肥力低、耕作粗放、伏期蓄水少,產量低而年際波動大等問題,通過選用優質專用品種、休閑期適時深耕、磷肥耕種分施、增有機肥減化肥、探墑溝播方式播種等措施,達到品種提質節水、耕作蓄水保水、培肥涵養水、氮磷互作高效,溝播抗旱探墑,實現了旱地小麥穩產優質高效和土壤耕層保育用養結合。
專家組認為,當地通過運用“旱地小麥一優四改探墑溝播綠色栽培技術”,在播種時間較最佳播期推遲15天的情況下,依然創造了旱地小麥山西省高產紀錄,實踐證明該技術具有增產穩產效果好,適應性廣、實用性強、操作簡便等特點,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