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省就業服務局公布省內部分城市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狀況分析報告。今年1至9月份,全省平均100名求職者爭69個崗位,七成用人需求在民企,當前沒有足夠的崗位數量滿足求職者需要,找工作依然不容易。
我省通過對太原、大同、陽泉、長治、呂梁、晉城6市和省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信息監測,得出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份,用人單位通過市場提供就業崗位47萬余個,入場求職者超過68萬人次,求人倍率(崗位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為0.69,即100人競爭69個崗位。與去年同期相比,供求雙方均有所下降,但崗位數降幅高于求職人數降幅,供求矛盾較上年有所突出。1至9月份,崗位需求前五位的行業依次是:批發零售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信息軟件和計算機服務業、住宿餐飲業、制造業。從用人單位性質看,民營企業累計提供就業崗位信息近七成,個體經濟組織占兩成,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用工需求僅占2.3%。可見,民營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發揮了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
據分析,民營經濟之所以越來越受到求職者“青睞”,是因為現在不少年輕人的就業觀念有所改變,認為與國企相比,民營企業同樣有潛力,發展空間甚至更大一些。他們對自身就業定位也更實在,有些一線的或需要吃苦的崗位,照樣報名者甚多。與此同時,如今民營經濟也逐步走上規范化發展道路,為了留住人才,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也紛紛開出了各種優惠條件。(記者李濤)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