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25日訊 記者從今日召開的山西省物價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西省定價目錄(2015年版)》將于12月1日起實施。我省現行定價目錄是2002年頒布實施的,此次是舊版目錄沿用13年之后的首次大修訂。其中的最大亮點是,放開了45項定價內容,超五成由省級定價的內容下放到市縣級人民政府。此外,針對讀者關注的熱價、教育、醫療等定價問題,記者在發布會上現場提問,請相關負責人進行解答。
新版目錄放開了部分政府定價項目,包括放開了競爭比較充分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共31項定價內容;放開了具備競爭條件的14項重要專業服務收費。縮小了部分政府定價項目范圍,包括縮小燃氣、供熱、物業服務、醫療服務、殯葬服務和旅游景區等6項的定價范圍。與此同時,新目錄把區域消費明顯的重要商品和服務的定價權全部或部分環節下放到市、縣人民政府。
○新版目錄
定價項目有13種(類)定價內容共42項
●電力:定價內容為省級以下電網調度的發電企業上網電價以及省級以下電網輸配電價、銷售電價1項。
●燃氣:定價內容為管道燃氣配氣價格和銷售價格、車用壓縮天然氣銷售價格2項。
●供排水:定價內容為水利工程供水價格、自來水銷售價格、污水處理收費標準3項。
●供熱:定價內容為供城鎮集中供熱出廠價格和銷售價格1項。
●交通運輸:定價內容為車輛通行費;省內各級人民政府財政性資金,以及政府鐵路(交通)投資公司投資控股的鐵路貨物、行李運價率,普通旅客列車硬座、軟座、硬臥、軟臥以及高鐵動車組列車一、二等座票價率;國防戰備、搶險救災、緊急運輸等政府指令性道路客貨運價率;道路班車客運運價率;道路班車客運、農村道路客運票價,燃油附加費標準;汽車客運站服務收費;城市公共汽(電)車票價、軌道交通票價;客運出租車運價;具有自然壟斷經營特征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省內短途管道運輸價格,共10項。
●環境保護:定價內容為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排污權有償使用價格、試點初期排污權交易價格2項。
●教育:定價內容為公辦教育收費,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學歷教育收費,列入中小學教材用書目錄的教科書和列入評議公告目錄的教輔材料印張單價及零售價格3項。
●醫療服務:定價內容為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價格1項。
●養老服務:定價內容為政府投資舉辦的養老機構床位費、護理費1項。
●殯葬服務:定價內容為殯葬基本服務收費1項。
●文化:定價內容為有線電視收費,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旅游景區門票價格2項。
●房地產及物業服務:定價內容為經濟適用住房、限價房銷售價格,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租金標準,住宅小區前期物業和保障性住房小區物業服務收費3項。
●重要專業服務:定價內容有委托性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收費,排污權交易手續費,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收費,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煤炭(焦炭)交易中心的煤炭(焦炭)交易服務收費,有形建筑市場交易服務收費,地產和礦業權交易服務收費,部分集成電路卡(含各類智能卡、磁卡、IC卡)補卡工本費,公路車輛救援服務,政府投資的農貿市場攤位收費,司法鑒定收費,公證服務收費,部分律師服務收費共12項。
○延伸采訪
新版目錄四大亮點
放開項目多
圍繞簡政放權,凡已形成競爭或具備市場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一律放開,實行市場調節價;凡部分環節具備競爭條件的,放開部分環節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新版目錄定價項目由原來的22種(類),縮減為13種(類),縮減率為40.9%;定價內容由原來的74項,縮減為42項(由29項拆分、合并、新增計算而成),縮減率為43.2%。
下放力度大
區域消費明顯的重要商品和服務的定價權全部或部分環節下放市縣管理,將42項定價內容中的22項(約占52.4%)下放給市縣人民政府。
管理方式嚴
依法建立定價目錄進入和退出機制,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項目,自動進入目錄;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項目,自動退出目錄。新版目錄不包含中央定價項目內容,在省內凡涉及中央定價(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定價項目、定價內容一律按《中央定價目錄》執行。
定價項目清單化
新版目錄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凡是政府定價項目,一律納入目錄管理,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批準的定價目錄外,其他任何文件均不得設定實行政府定價的項目,確保了政府定價納入權力和責任清單。
○記者提問
物價總體趨高還是走低?煤價下降為何熱價不調?
1
記者:新舊版目錄最大的區別是什么?新目錄實施后,物價總體水平會趨高還是趨低?
省物價局:價格改革的目的應該是更加合理,越來越低或者越來越高并不能作為評價標準。在此次修訂過程中,我們堅持的原則是,最大限度地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最大力度地改革定價機制規則,減少政府直接制定價格水平;最大程度地實現公開透明,使價格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因此,對比新舊版目錄發現,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這次修訂后都交給了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的干預,只保留了少數政府定價項目。今后,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是,通過建立價格機制、健全完善價格規劃,用改革創新辦法進行監管,區分基本和非基本項目,兼顧行業上下游企業發展和民生保障,兼顧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價格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
記者:去年我省煤價下降以來,社會對熱價問題非常關注。為何煤價降低而熱價并沒有調整?
省物價局:最近百姓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向供熱部門以及物價部門多次反映,這個我們非常理解。我們曾經想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向大家解釋。
我們省的供熱主要是燃煤供熱,按照一般經濟原理,煤價低了以后,供熱價就要自然聯動。但是我們山西有一個實際情況是,供熱成本與出售價格長期倒掛。供熱價格是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一種價格,各級政府都將它作為人民群眾生活的基本保障。從去年以來,我省的煤價下降,從今年4月份供暖季結束開始,省物價部門連續幾個月,對17個供熱企業的供熱成本進行了測算。
我們發現,煤價降低后,用最低價格的煤價進行測算,熱源廠的成本價依然與銷售價發生了倒掛。按照最低月份測算,熱源廠的熱價成本是27.83元/吉焦,然而實際上,熱力企業在給熱源廠結算的價格是23.14元/吉焦。也就是說,熱源企業、供熱公司、包括各級財政,一直在補貼供熱價格。只不過是煤價下降后,供熱成本降低,減少了政府補貼的部分。我們發現,現在全省11個市,有9個市的供熱成本倒掛,供熱企業虧損,只有一個市持平,另有一個市略有盈余,還是因為節能改造帶來了一定效益。
目前,我省供熱價格在北方15個供熱省份中,是價格最低的。這15個城市中,熱價最高的是山東濟南市,6.68元,哈爾濱是6.39元,天津是6.25元,太原是3.6元。2015年,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將供熱價格全部放到了市縣,讓市縣根據各地的財政情況和生產情況來決定。
3
記者:針對群眾關注度高的“教育貴”“看病貴”問題,新版目錄做了哪些調整?今后,這些由政府定價的項目和內容會增加還是減少?有何依據?
省物價局:首先我們來說教育。從定價項目上來說,我省多年來沒有新增過教育收費項目,收費項目呈減少的趨勢。例如,高中取消了擇校費,對服務性收費實行備案制度。從價格上來說,中小學的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是免學費、免雜費。在代收性服務項目方面,我們對學校也有嚴格的規定,每一種收費標準,都必須在價格網上公示。拿高校的收費標準來說,我省執行的是2000年的收費標準,在全國排在28位,收費標準是比較低的。幼兒園實行的是政府定價,最高定價500元。
按照受教育的階段來劃分,在小學和初中的義務教育階段,我省的公辦學校全部免費;公辦幼兒園、高中、高校的收費屬于行政事業性收費;非盈利性的民辦教育機構收費由省政府、物價等職能部門按照市場化的方向來確定;盈利性的民辦學校的定價,下一步將逐步進行試點化改革,逐步投放給市場。
關于醫療服務定價,新版目錄的定價范圍縮小了。之前由政府定價的范圍是“我省非盈利性質的醫療機構”,從去年下發了相關文件后,我省的“非公立的醫療機構”實行市場調節價。也就是說,原來非公立的非盈利機構這一塊的定價,是由政府管著的,但從去年該文件執行后,非公立性質的非盈利機構的價格,已經放開到市場了。
關于醫療服務的定價項目會減少還是增多,不太好預測。因為隨著醫療新技術的發展,服務項目會有增多趨勢。例如,前些年我國醫療服務項目只有幾百種,現在已經有9300種。但可以肯定的是,關于醫療服務的定價方式會有改變。今后,我們會逐步從按照項目定價的方式向按照服務單元、病種來定價。在這個層面上講,不會出現定價項目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高的問題。
關于看病貴的問題,現在我們面臨的不僅僅是醫療價格的問題,而是綜合體制改革的問題。醫療改革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我們在一步步尋找適合我國國情的改革道路。
從山西來講,我省的醫療服務在全國屬于中等偏下水平,但是近兩年醫療費用的上漲速度非常快。也就是說,價格并不是醫療費用的最終決定性因素。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曾說過,“受制于目前財政投入、醫保支付和醫院管理等因素的限制,我國的醫療服務價格關系還沒有理順。”因此,表面上反映出來的是“看病貴”的價格問題,但實際上,醫改與經濟發展水平、醫保水平、個人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關。中共中央、國務院對醫改的要求是,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我們的價格水平要與醫保、財政補貼、醫院的成本和群眾負擔相結合。確保醫療機構能健全發展、醫保資金可以承受、在群眾負擔不增加的前提下,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我們的定價原則是,建立一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為基礎的定價方式。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王芳
制圖 王辰翔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