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今日中國”欄目以《弘揚革命傳統山西轉型發展蹚新路》為題,報道了山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奮發有為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書寫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同日,央視新聞頻道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今日中國”聚焦山西,播出長達兩小時的專題片《百年鑄豐碑轉型蹚新路》。
訪老區、進企業、入礦山……央視記者深入三晉大地,循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的足跡,感受表里山河的變化。
從中共太原支部舊址到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從塞上綠洲右玉到汾河好風光,從興縣蔡家崖到錫崖溝掛壁公路,從“山西農谷”到數字云岡,從“5G+煤礦”到“手撕鋼”……央視記者用鏡頭多維度、多角度探尋百年紅色基因傳承,述說新時代轉型發展成就。
山西位于華北的黃土高原之上,地理險峻,山河壯麗,地形地貌非常有特點。山西兩山夾一河,戰略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里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山西具有光榮革命傳統,三晉大地孕育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山西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是抗日戰爭主戰場之一,建立了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賡續紅色血脈,山西推出抗戰太行、英雄呂梁等紅色旅游線路,組織黨員干部瞻仰革命遺址,傳承革命精神。
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累計生產200多億噸煤炭,是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著力破解“一煤獨大”,謀劃經濟轉型。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視察時強調,要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實施一批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舉措,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西以創新為引領,不斷催生發展新動能。5月12日,兩款用于高端電子產品內構件的不銹鋼材料,在中國寶武太鋼集團精密帶鋼生產車間正式發布,進入量產階段。從煉出新中國第一爐不銹鋼,到如今生產出世界最薄不銹鋼,這家老牌企業再次煥發活力。
“十三五”期間,山西退出煤炭過剩產能1.57億噸,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速達7.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3.2個百分點。全省開發區數量由26個增加到88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720家增加到3178家。
在太原城北的慕云山,這兩天,工人們正對最后一個也是難度最大的一個礦坑發起綠化總攻。這里曾經礦坑遍布,采石和石料加工企業集聚,經過3年多的專項整治,礦山生態修復進入收尾階段。
山西堅持綠色發展,實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在毛烏素沙地邊緣的右玉縣,昔日不毛之地變成今日塞上綠洲,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6%。在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13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退出劣V類,河岸邊成了人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現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正加緊建設,包括主河床整治和綠化景觀工程,涉及太原、呂梁、晉中3市8縣,將在明年年底前完工。(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