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這個題是求小明家和學校的距離。上學路上,小明發現文具盒落在家了,然后回去拿……”在堯都區路東辦事處臨紡社區的“四點半課堂”,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們正在給社區里放學后的孩子們輔導作業。12月6日下午5時,該社區的“四點半課堂”內已有近20名小學生來寫作業了,他們不時地向來自山西師范大學的志愿者們請教作業中遇到的難題,志愿者們也耐心地講解著,并幫助孩子們檢查作業中的差錯和作業完成情況。
“小孫子上四年級了,他的作業我也輔導不了,社區的‘四點半課堂’特別好,還有大學生志愿者來教,我很放心……”今年58歲的臨紡社區居民路金梅說。
“有時候在家里做作業,碰到不會做的題,爸媽也無能為力。自從來了‘四點半課堂’,作業很快就能完成,周末還能騰出很多玩的時間。”臨汾市解放路學校二校區學生李小偉說。
山西師范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的洪科萍說,她在這里已經給孩子們上了4次課了,在這里不僅能輔導孩子們,也能讓自己學到的知識得以應用。她們還結合自己的專業給孩子們設計了一堂食品安全的知識課,反響很好。
臨紡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王艷斌說:“從今年的10月18日開始,‘四點半課堂’每周五舉行一次,全部免費,群眾反映特別好。通過打造‘四點半課堂’,不僅拉近了居民與社區的感情,也為文明社區創建和‘五個堯都’品牌注入新的內涵。”
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人文科學系副主任張霞說,城市的文明,不僅表現在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等外在形象上,更蘊藏于民生關懷、社會和諧等內在要素上,社區開設“四點半課堂”的積極探索,讓家庭更加放心,也讓城市更加溫暖。
記者 郝海軍
責任編輯:暢任杰